“他看到我会笑,我怎么能放弃?虽然这么多年,儿子从没叫过一声‘爸爸’,也没有任何肢体上的交流,但我只认一个理,只要这个孩子还在,我就是‘爸爸’。 ”
——吴全善
陌生的名字
“他叫什么名字? ”听到这个问题,裹着头巾、一脸倦容的母亲李淑芳思索了片刻,转头问道:“孩子他爹,儿子是叫吴伟吗? ”丈夫吴全善也迟疑了一下,然后应了声“是”。对夫妻俩而言,“吴伟”这个名字既熟悉又陌生,儿子的名字已经好久都没人叫了——即使叫了名字,躺在床上的儿子也不会有反应。
自从吴伟8个月大时被确诊为先天性脑瘫后,夫妻俩只是在报户口、填病志的时候才会想起儿子的名字。24年,他没有叫过一声“爸爸”,一日三餐都需要父母咀嚼后喂给他吃。因患脑瘫,他如同婴儿一般终日只能躺着。 24年了,“啼哭”几乎是他和父母间唯一的交流方式。
脑瘫儿子
24年来吃喝拉撒都在床上
11月30日,在普兰店杨树房镇河西村吴屯,记者见到了吴伟。这个24岁的小伙子躺在炕上,嘴里偶尔会像婴儿般发出一些声音。
没说上几句话,李淑芳就开始抹起眼泪:“都24岁了,儿子一句话也不会说,都没坐起来过。 ”因为对身体失去控制能力,吴伟吃喝拉撒都在床上。李淑芳只能找些破旧衣服垫在儿子身下,而且时不时要翻看一下,发现脏了就要及时换下来,“不然要生褥疮的”。
因为常年瘫在床上,吴伟骨瘦如柴,两条腿如擀面杖一般粗细,身体严重变形,腰椎弯曲,胯骨突出,整个臀部看起来如同是一个平面。不知是受到了惊吓,还是长时间躺着不舒服,吴伟突然叫喊起来。坐在一旁的李淑芳赶紧把儿子抱起来,翻了个身,轻轻拍打,那情形如同哄孩子睡觉一般。渐渐地,吴伟平静下来。
一日三餐都靠父母替他咀嚼
“他这么叫,不是想翻身就是饿了。 ”李淑芳说着跑进厨房,端来一碗刚用开水泡好的饼干。在李淑芳看来,饼干就是儿子最好的营养品。李淑芳试了一下温度,然后尽量把饼干碾碎。李淑芳边喂边说:“水太多会顺嘴流出来,要是太干了,儿子根本咽不下去。 ”“今天还好,要是碰到他不爱吃的,嘴撬都撬不开。 ”站在一旁的吴全善说。
从两岁时起,吴伟还出现了癫痫的症状。“动不动就抽,每次牙齿都咬得咔咔响,特别吓人。”吴全善说,有一次犯病他担心儿子会咬到舌头,情急之下把手指塞进儿子口中,没想到手都被咬破了,也没能阻止儿子上下牙“打架”。“满口牙都被他自己硌掉了。 ”现在,无论是菜还是肉,甚至连米饭都需要由父母嚼碎了他才能咽得下。
因为发病没有规律,二十多年来,夫妻俩一直轮流照看儿子。晚上碰到儿子闹的时候,夫妻俩只能轮流睡,有时还要抱起来哄。哪怕到了农忙时,家里也不敢离人。
坚强父母
邻里说法 孩子能活到24岁全靠父母
“要是夫妻俩不上心,这孩子恐怕早没了。 ”一个女邻居告诉记者,这个孩子特别不好照看。每到深夜,邻居们经常能听到吴伟的哭喊声。“有时闹得厉害了,孩子把自己的脚都踢破了,我们遭罪是小事,关键邻居们都跟着睡不着觉。 ”对此,吴全善一直深感愧疚。
邻居见夫妻俩没日没夜扑在孩子身上,整个家都被拖累垮了,曾善意地劝夫妻俩放弃,但都被拒绝了。在吴全善看来,儿子虽然脑瘫,但也是一条生命。“他看到我会笑,我怎么能放弃?”吴全善说,“虽然这么多年,儿子从没叫过一声‘爸爸’,也没有任何肢体上的交流,但我只认一个理,只要这个孩子还在,我就是‘爸爸’。 ”
吴全善的弟弟吴尖波告诉记者,哥嫂在照顾儿子的问题上,可谓尽心尽力,这一点连他都觉得特别感动。“八十多岁的老母亲一想到我哥那么不容易,动不动就哭。 ”
今年秋收,吴全善家收了些大米,两口子舍不得吃,都卖了换回一些饼干和方便面(夫妻俩认为是好东西),留给儿子。在夫妻俩看来,“儿子已经不能再瘦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吴全善还有一个女儿,智力同样不健全,丈夫也是残疾人。平日里,夫妻俩除了要照看儿子,还要抽出一部分精力照顾女儿。
- 2011-12-07丈夫是黑老大妻子当“贤内助” 夫妻涉黑案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