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森为“老妈”喂水。
“老妈,来,张嘴。”轻轻拍了拍老太太又瘦又小、满是皱纹的手,杨森把连着水杯的吸管递到老太太的嘴边。老人吸了口水后,杨森顺手又为她搓了几下后背,帮她翻了个身。
一个36岁的陕西农村小伙,一个95岁,已经瘫痪的北京孤寡老太,这对“母子”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一场军民联谊,成就了老太太晚年的幸福。
17年前,如今在某网站做广告销售的杨森在北京当兵,一次和东直门街道联谊互助的活动上,他认识了现在的“老妈”支文萍。“她岁数大,有心脏病,老伴大革命的时候去世了,没有孩子,低保户。”此后,杨森坚持定期为老太太做家务、陪老人聊天、帮老人跑腿买东西。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两人的感情日渐深厚。老人把他当做亲生儿子一样信任。杨森说,他的父母过世早,他在帮老人的同时,也在老太太这儿享受到了母爱。2005年,老人居住的小平房要拆迁,街道说要把孤寡老太太送到养老院。“我永远忘不了老妈那天跟我说话的眼神。她说,死也不去养老院,然后看着我。我说,那您就跟着我吧,我养您。老人点了点头。”一句承诺,杨森信守到现在。
杨森的媳妇秦玉花说,谈恋爱的时候还以为杨森在编一个伟大的故事。眼见为实后,她才相信,“他是个好人”,而且跟着杨森一起尽孝道。
杨森说,伺候老人端屎端尿、辛苦、花钱都不怕,就是怕求人,就怕老人生病去医院。今年5月,老太太连续三次住院,第三次出院后彻底不能动了,只能躺着,吃饭要喂,还插着尿管。因为尿管掉了,杨森一个大男人跑到医院里流着泪求医生给上门换管,“求人办事太难了”。最终,一位好心的医生被感动了,违规上门帮了杨森的忙。
在杨森家,支文萍躺在床上,盖着几层被子,精神状态还不错。“我这儿子好,儿媳也好。”老人说,自己脾气大,“但他们从不敢顶嘴,怕我生病”。
周围有不少人都说杨森“脑袋进水”,更有人说他肯定图老太太什么。杨森听了只是笑笑,他说,拆迁时老人都没跟街道要一分钱拆迁款,直接跟他搬走了。
杨森记得小时候听来的一个故事,说一个儿媳妇不给婆婆饱饭吃,婆婆后来死了,这个儿媳妇要把婆婆用的饭碗扔掉,这时孙子说,妈你别扔,等你老了,我给你用。“老妈给了我母爱,我的孩子有了奶奶,我们是一个完整的家。今天,我所做的一切老天在看,我的女儿在看,我对得起良心。”
支文萍的愿望是自己百年后能跟老伴合葬。杨森说,有空他要去河北找找老人的坟墓,争取满足老妈最后的愿望。
- 2011-10-18“妈妈站长”王海琴:地铁为广州文明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