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艺
东南网2月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通讯员 黄瑜鹏 陈鑫炜图/文)在工地,李良斗与师弟一说起木构雕刻的话题就停不下来。这项他们倾注了近半世纪光阴的手艺,也许就已经是他们生命的全部。
说起中国建筑,“雕梁画栋”一词足以说明木雕技艺在建筑工序上的重要性。
如今,难得一见的传统建筑木雕工艺,也在经历着转变,而永远不变的是工匠们心中的那份执着。
1974年,18岁的李良斗开始学习古建筑木雕。从艺40多年来,从学徒到如今的老师傅,李良斗的数万件作品中,最为知名的数百件传统建筑木雕作品不但遍及国内,还远渡重洋到达东南亚多国。
在南安祥兴雕刻研究所,李良斗这个老“木痴”每天依旧敲敲打打,绘图研究。“古建筑木雕是一项雕梁画栋的创作,创作的内容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息息相关。”李良斗说,“你看这块木雕,上面雕刻的是一株梅花,主要是赞颂居室主人的君子节操。”在他的研究所里,珍藏了许多建筑及生活木雕作品。只要听说哪里有老建筑要拆,他便连夜赶去向屋主人买下木雕精品,“古时的设计有着一种本真的态度,雕刻技法上也是层次鲜明,栩栩如生。”李良斗对这些藏品如数家珍,“好的木雕构建是雕刻者思维与精神的化身,我们可以通过它们了解一个时代的文化变迁。”
积累,是李良斗创作上不断出新的源泉。2002年,他承制的马来西亚佛州新山6.36米高的济公大佛、德济堂的牌楼、门神、狮座等精美古建筑木雕,受到了马来西亚政要的高度赞誉,当地媒体也争相报道。这位来自中国的传统建筑木雕师傅,在国门之外让中华建筑之美有了更广阔的展示舞台。
近年来,李良斗继续从事着传统木雕,并带出了一批传承者。他说,也许有一天3D打印会取代手工雕刻,但是人的思维是不可复制的,好工匠的手艺靠的是不停思考的好脑子。
责任编辑:金婷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