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楼长” 守护家园
近日,我们前往洋坪村采访,从文化部门退休的村民萧永洋热情当起向导。
“我们村子小,总人口不过450人,你们刚才在小路上听到的那是老戏班,最热闹的时候成员就有50余人。他们白天种地,晚上排练,还将民歌‘担花记’改编为闽剧小调,广受欢迎。”老萧边引路边介绍,如今不登台了,老戏友在古树下一凑,又是一场戏。闽剧班子的戏服和道具还保留着,每年都有专人晾晒、整理,作为文化遗产往下传承。
“村里的传统建筑不少,单是古民居就有保护完好的16座、总面积15066平方米。”老萧告诉我们,村中明清古民居、庙宇、书院、土楼等传统建筑占了全村建筑总面积的一大半。因洋坪距离城区20公里远,又地势险僻,古建筑才有幸存留。
古厝是传家宝。“保护古厝,是祖辈口口交付的使命,如今还成为一条村规民约:修古厝要专家指导整体修复,建新房得通过严格论证,均不得破坏古村整体风貌。”老萧说,正是这数百年不变之“约”,才有了洋坪村恍若凝固了时光的古朴风采。
“我们16座古厝,有16位楼长,加强保护宣传和指导、募集资金统一修缮,是楼长的主要职责。”老萧说,几十年来,村里的古民居因火灾烧毁过几栋,还有不少被窃的古物,令人惋惜。于是,楼长“出招”,柴火全由房前撤到屋后,各自入库存放,免招引火;掉落的雕花、被遗忘的牌匾也一一找出,以备修复。
老萧负责的是萧奇怀的故居,为统一修缮,他募集了30余万元,联系了专业的古建筑修护队,数日后即可开工。他说,这栋古民居装修规格高,预计将用时一年、投入120万元修缮。
近年来,村民自发筹资五六百万元,加上“美丽乡村”和“幸福家园”项目资金,洋坪村的古民居保护性修缮已超过80%。待萧奇怀故居修成,集古民居建筑群、生态田园、耕读世家的“幸福家园”旅游即趋成熟。
雕梁画壁 风雅犹存
洋坪古厝,多为文魁房、选魁房,都是就地取材的杉木结构,格局开阔气派,装饰工巧华丽。堂前摆花架,屋后有鱼池,更有雕梁画壁。流传至今的几盆百年牡丹,每逢花期,总吸引不少文人游客前来欣赏。屋如其人,游走其间,我们感受的不只是当年繁华,还有屋主不拘一格的雅趣。
即将修缮的清代清流县县令萧奇怀故居,有四回廊八书院,是村里最大最气派的古建筑。抚过“正六品”规格的“压顶”墙体,跨进廊前长约5米的长条青石刻花台阶,朱颜不改的南洋花砖外墙把阳光揉成花形洒进厅堂,以木、石、铜雕出的各色花鸟鱼兽,缤纷入眼。其中一组琴、棋、书、画的镂空木雕,立体贴附于左右厢房的窗棂,场景生动,屋主的闲情雅致可见一斑。
“这家主人最宠爱女儿。”老萧笑指着正堂约13米长的承重木梁上的4只翘首木凤凰,告诉我们屋主爱女情切。果然,深院中的小姐闺阁,有花厅、美人靠、厢房观景走廊,小到镂空柱础、木雕窗花,都尤为别致精美。最妙的是,主人建房将村中书院设于闺阁一侧,让家中小姐不下阁楼便可接受教育饱读诗书。
与其隔岸相对的是一座大八扇格局的文魁房。走进大门,老萧带我们看主厅瓜柱,那里竟悬附着4把精美的琵琶弹拨器木雕。一场午后暴雨突袭,回廊左右的披榭和脚下的护雨石,将雨幕安然泻于天井之中。“水帘居”奏响的这曲天籁,该也是当年屋主乐于倾听的吧。
洋坪自古文人雅士多,这番风雅情致在,无不悠悠滋养着家园、子孙。
责任编辑:王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