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屈而不怨尤
1842年8月11日,时年58岁的林则徐自西安出发赴戍伊犁。临行前,他向家人口占两首志别,其中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成为激励人心的不朽名言。过了十天,林则徐行抵甘肃平凉白水驿,收到家中寄来的喜信,得知自己有了孙子。给夫人郑淑卿、长子林汝舟回信时,他说:“计两三年来,惟此一事令人开颜耳。”
此时东南战事激变,镇江失陷等消息相继传来。林则徐在家书中不忘国忧:“看来逆夷竟不歇手,不止据有江以南而已。究竟扬州、清江等夷情如何?如有的确信息,可即寄来。”
滞留西安期间,林则徐曾向当地官员转送在扬州刊刻的《炮书》,希望能如法制造新式大炮,以有效抵御外敌入侵。“日来陕省铸炮之举有无头绪?”因有此牵挂,他嘱托家人“可查访及之”。
崆峒山危崖耸立,如缥缈仙境,为当地最著名之处。林则徐触景生情,又想起杜甫“防身一长剑,将欲倚崆峒”那句诗,决定给孙子取名“贺峒”,寓“并祝军务作速平定”之意。
广州禁烟被贬后,林则徐将搜集到的外文资料赠送魏源,寄望“师夷而制夷”;开封治水半年,累得鼻出血;赶往西安中途,又因疟疾发作,痛苦不堪……“在逆境之中,爱国之心依然不改。”从事地方史研究的福建学者官桂铨认为,这种高贵的品格在林则徐身上格外突出。
上世纪60年代,台湾出了一本《林则徐传》,被称为“确立新传记的典范”。作者林崇墉是传主的玄孙,以其切身感受,赞许文忠公“一生任事而不牟利,尽瘁而不热中,临难而不退避,受屈而不怨尤”。福建社科院研究员许维勤评论这一精辟的概括,实际上也包含了对其家风的一种肯定。
发配期间,时人“窃为不平”,林则徐却能“受屈而不怨尤”,一如既往地关注口岸防务和边疆开发,在任何位置上都闪亮发光。许维勤认为,这既反映出林则徐以国家、民生为念,不计个人荣辱的崇高境界,也是他坦荡、淡泊的性格体现。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4-03-13历史名人Q版漫画萌翻网友 手绘陈嘉庚林则徐形象
- 2014-02-27福建将出版《福建家训》收录林则徐、朱熹等名人家训
- 2013-11-22林则徐成“福建形象代言人” 获网友29.4%支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