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师傅家中堆满了还未加工的毛竹
俗话说“千学万学,不学篾活;磨破衣服,割伤手脚”,福州永泰县嵩口镇却有位老师傅林登炎,46年来,手里的篾活没停过。
东南快报记者见到林登炎时,他正站在长凳前,将已经被剖得很轻薄的竹篾从固定在长凳上的刮刀间拉过,拇指按住刀口,一根篾条反复在刮刀和拇指间拉丝。“篾条厚了不匀,薄了不牢,掌握精确全凭手指的感觉和个人经验。”
在嵩口镇,林登炎可是小有名气,不仅因为他是当地仅剩的竹篾匠,也因为他手艺好。
“竹篮、淘箕、蒸笼……以前家家户户都得用竹制的器具,竹编生意很好,学了这么一门手艺,就能养活家里人了。”19岁起,林登炎就开始学习竹编,凭着过硬的竹编手艺,客人一直没断过。后来,越来越多其他材质的器具出现,替代了竹制品,家里的竹制品开始减少,篾匠也逐渐退出“江湖”,像他一样还在坚守竹编的篾匠更是少之又少。
说话间,林登炎从地上抽出一根竹子,准备破竹,只见他握住砍刀,将竹子开个口子,再用力一拉碗口粗的竹子就被劈开了,顺着刀使劲往下推,传来噼啪噼啪的声响。
做篾活时间长了,不仅仅是破竹,从竹片到竹条,再从竹条到细薄的竹篾,劈、拉、刮、编……在林登炎手中,用竹篾编东西时就如做针线活一般,很快,就能看到一个竹制品的雏形了。
林师傅将客人定制的竹编制品用草图画出来
竹编的精细全在手上,几十年的累积,早已让林登炎的双手生满了老茧。“到了冬天更易伤手,所以得格外注意些。”
林登炎做篾活的老宅子是他的专属工作室,还没处理过的新鲜毛竹,已经制成的各种竹制品,竹编时所需的工具,也一应俱全。他也早已习惯了,整日泡在这里,跟竹篾打交道。
虽然竹编手艺正在消失,可是林登炎却从中寻找了新的生机。“以前大家买竹制品是为了使用,现在的竹制品更多地变成了一种工艺品,又有了新的市场。”
林登炎指着一旁已经制成的各种竹艺品告诉我们,这些全是客户上门定制的产品,他根本不需要出去卖产品,光是接单就已经够他忙活了。“很多游客到我们镇旅游时,看到竹制品也会买个带回去当纪念品。”
不仅如此,也有一些商家特地找到他定制产品,根本不同的需求进行设计,重新编制就成了新的产品。“你看这个篮子以前是用来抓泥鳅的,现在改良后,成了有特色的灯具,还有这些竹制的菜单、报筒,都是定制的产品。”
“虽然干这行的师傅少了,不过我相信,经过创新的老手艺,也能玩出新把式,说不定又能重现过去的辉煌呢!”对于未来,林登炎有着美好的期盼。
东快记者林良划 王慧敏 摄影报道
破旧的工具箱里装满了竹编用的工具
林师傅擅长口手并用,技法十分熟练
无数条的篾进行紧密穿插,最终成型
制作完成的竹编制品
透过竹篮的缝隙,看到的是林师傅对这门手艺的坚守
几十年下来,林师傅手上已布满老茧
责任编辑:金婷 |
- 2015-01-07元旦假期,他们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 2015-01-05林秀琼:16年如一日坚守工作岗位
- 2015-01-04元旦坚守岗位的工作者 记者记录他们忙碌的一刻
- 2014-12-23省出300万元资助255位贫困孩子 退伍老兵坚守慈善19年
- 2014-12-11一等奖:坚守才有幸福之断臂老兵兰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