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文明风>八闽动态> 正文
第二届峰尾古城文化节30日开幕 一个书香半岛私塾近50家

2013-09-26 10:56 陈丽娟 谢杨 来源:东南网我来说两句
  据不完全统计,自明代洪武年间起,峰尾古城内,曾有17人中过进士、举人、贡生等。

30日,第二届峰尾古城文化节开幕

一个书香半岛 私塾近50家

屋子的建造者,是清代同治时进士刘培其,也出自迴澜书院

东南网9月25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陈丽娟 谢杨 通讯员 肖咸强 尤惠艺文/图)过了这周,国庆长假就来了,不妨到泉州泉港区峰尾镇,来一场书香之旅。9月30日至10月7日,第二届泉港区峰尾古城文化节将与大家见面。

据不完全统计,自明代洪武年间起,峰尾古城内,曾有17人中过进士、举人、贡生,或成为“国子监太学生”、“国子监学正”等。

书香痕迹

古城处处是

峰尾古城入口处广场,沿着左边的羊肠小道进去约200米,就是迴澜书院。典型的“皇宫起”建筑,如今有些破败,在一大堆建筑中并不显眼。唯有门楣上雕刻的“迴澜”二字,似乎诉说着当年的繁华。

这座砖木结构的书院,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设大小天井;院墙内雕梁画栋,显示书香世家的底蕴,还因其是文武馆而闻名。

其实,早在南宋期间,“书香半岛”就略显端倪。峰尾镇圭峰文化研究学者刘宗训介绍,最为典型的则是圭峰著名文人卢仁创办的家塾。其以教授“儒学”为主,其外孙蔡襄、蔡高与内孙卢瞻,三位姑表兄弟先后同登宋代进士榜。

南宋时期,圭峰人刘镜作为朱熹最得意的门生之一,在古城内讲授朱熹理学,从而促进了“庙学”、“书堂”、“祠堂文化”的勃兴与衍生,形成了遍布各村落的“传经堂”、“明经堂”、“钟德堂”、“懋德堂”、“文德堂”等分散的“私学”教育组织形式。

刘宗训说,高峰期时,这些依托着祠堂内的私塾,多达四五十家。如今,散落在古城各处的祠堂还有30家左右,见证了当年的历史。

其它热图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