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人文福建> 八闽动态 > 正文
明代瓷都德化的“中国白”瓷雕名家群体
http://wmf.fjsen.com 2010-07-06 13:21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明代瓷都德化的“中国白”瓷雕名家群体——瓷都德化古代陶瓷人物传之四

何朝宗 瓷印章(葫芦形)

瓷器,在欧洲语言里与“中国”同义。明代,德化出现了以“瓷圣”何朝宗为代表的瓷雕名家群体。他们烧制的白瓷器造型美观,温润如脂,洁白如玉,被称为“象牙白”、“猪油白”。外销到欧洲,深受欢迎,被统称为“中国白”。从此,“中国白”瓷器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饮誉世界。

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远达阿拉伯、红海和非洲东岸,携带的大宗土特产中,德化陶瓷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郑和下西洋后,德化陶瓷销量进一步扩大。永乐之后明廷虽有“封关”与“开关”之争,但海外对陶瓷的需要量并没有减少。万历30年(1602年)至崇祯17年(1644年),贩运至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泰国、缅甸、锡兰、印度、伊朗及阿拉伯各国的中国瓷器达420多万件。而德化所处的“民窑”地位,使它更具有出口的灵活性和主动性。除朝廷用于“回赐”的陶瓷,仍以官方向德化民窑收购为主外,民间商人通过各种渠道出口陶瓷亦同样可以向德化民窑收购,非朝廷“封关”所能禁止。市场的需求,成为推动德化瓷业继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况且,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德化陶瓷业此时在生产和经营方面已出现许多新亮点:

其一、“阶级窑”的出现,标志着陶瓷工艺改革进入新阶段。

“阶级窑”是在原始“龙窑”和分室“龙窑”的基础上发展而成,为德化首创。这种窑装烧容量大,节省材料,易于控制烧成温度,故生产的瓷器量高质好。它不仅为华南其他地区采用,而且对日本陶窑的设计影响极大。据日本铃木已代三著的《窑炉》一书记载:“日本窑”是深受德化窑的影响而设计的。公元1641年(明崇祯14年),由福州运送日本的中国瓷器有七万件,大多是德化窑产品。1975年,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日本出土的中国瓷器展览”。在日本近800处遗址出土的陶瓷中,有不少是德化产品。日本对德化瓷器的欣赏可见一斑。


责任编辑:徐嵘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