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谷和世博文化中心映衬下的中国国家馆流光溢彩
由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组成的中国馆,包括在中国馆两侧的香港馆、澳门馆和台湾馆,连日来观众络绎不绝。5月3日是上海世博会正式开园的第三天,中国馆的参观人数达到了极限水平4.5万人。观众在惊叹中国馆的雄浑、大气之余,更沉浸在古老文明与现代理念的融汇交融之中,无论是7种颜色组合而成的“中国红”,还是“动起来”的《清明上河图》,无论是地区馆建筑表面的“叠篆文字”,还是充满东方神韵的“新九州清晏”,中国馆,无一不在向世界呈现着中华文明对城市发展的思考和实践。
城市活力源自和谐共生
中国国家馆的展示主题为“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分为“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记者参观中国馆,首先来到了49米高度的“东方足迹”———中国馆的核心展区。
走出电梯,首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180度球形电影:热情洋溢的年轻人在空旷的土地上奔跑,老人站在乡村土地上期冀着年轻人的作为……短短8分钟的短片,以“奔跑”开头,以“未来之城”结尾,折射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阐述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内涵。
西方著名人文主义学者路易斯·芒福德在其巨著《城市发展史》中,对人类城市发展究竟是应以生活文化导向为目标,还是以促进技术无止境扩张为宗旨进行了讨论,在第一条道路中,他特别提到了中国的《清明上河图》:“各种各样的景观,各种各样的职业,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各种各样人物的特有属性———所有这些能组成无穷的组合、排列和变化,不是完善的蜂窝,而是充满生气的城市。”
中国馆中“智慧的长河”展区中最引人关注的,即是路易斯·芒福德提到的这幅《清明上河图》。它展现的,是中国古代的城市智慧。展区里动画版的《清明上河图》是原图尺寸的近30倍,一眼望去,气势非凡。画卷以全景式的构图,描绘了北宋宣和年间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繁盛热闹,细致而真实地记录了城乡、街市、水道间的形形色色。
上海世博局中国馆部副部长毛竹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之所以选用《清明上河图》表现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核心智慧,原因在于宋代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高峰,当时已经有了发达的城市经济、市民阶层和市民文化。“中国早在十二世纪就凭借自己的智慧营造了一座繁荣和谐的城市,现在正依靠自身力量迎来另一个高峰。可以预见的是,现代的中国人一定能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造就更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邱淑群 |
- 2010-03-25“跨越百年”——见证世博会中国馆的变迁
- 2008-04-14哥斯达黎加国际艺术节中国馆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