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陈城镇澳角村创建全国文明村巡礼
清晨,游客迎着朝霞慢跑在视野广阔的兴海大道上;上午,进入村中路步行街随心漫步;午饭后,乘着温柔的海风,徜徉乌礁湾的美丽银滩;夜幕降临,拾级“天涯澳角”,观日落、望百舸归航……
澳角村x型海湾
澳角村位于东山县东南突出部,本就是一个自然风光优美、渔业发展良好的生态旅游渔村。勤劳的澳角人凭借自然资源禀赋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攻坚克难、敢于创新、因地制宜,打造一条产业转型之路。近年来,澳角村以创建“全国文明村”“全国最美渔村”“省金牌旅游村”为契机,大力发展电商和旅游文化产业,全力推动生态养殖发展,走生态路、吃生态饭,电商微商、高新养殖、乡村旅游以及精深加工等新兴产业初具规模,形成了环环相扣的连锁良好态势。
从木船到钢船,产业兴旺“富”起来
走进澳角渔港,几十艘钢质渔船在海面上整齐排列,等待着再次远航的冲锋号角,默默地讲述海边人家勤劳勇敢的耕海故事。
2010年,在村两委的鼓励帮助下,沈志超卖掉木船,并向银行贷款70多万元,打造了一艘钢质渔船。钢船马力足、行航稳、抗风浪能力强,出海捕鱼安全许多,产值也比木船时翻一番。“陈城镇澳角村这20年的变化非常大,我们历历在目,从大街小巷、从渔港渔村,从小船到木船到钢铁船,全部都是一道闪耀的风景线。捕捞产业、养殖产业、电商产业、民宿产业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现在渔民个个腰包鼓了、生活奔小康了,这都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与帮助。”沈志超船长叙述着耕海经历。
澳角村开渔盛况千帆竞发
2006年澳角村展开了一场“木改钢”渔船革命,引导渔民将木质渔船升级为钢质渔船,拓展远洋捕捞,勇敢闯海致富。村民们不仅住进了楼房,也开起了小车,幸福感越来越高。
由盆景变风景 生态宜居“靓”起来
靠“海”发展起来的澳角人在产业转型中更加深刻体会到环境提升的重要性,致力把这片绿水青山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家园。
“天涯澳角”观景台
澳角村坚持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先后实施入村道路、前江等主干道路两侧绿化,让绿色蔓延到村庄每一个角落,提升村庄品位。全村种植木麻黄、盆架子、重阳木、中东海枣、三角梅、日日春等花草近18万株,有效美化了村庄环境。规范配套垃圾驿站和车辆,并以年68万元承包给物业管理公司,实行小区管理模式,确保垃圾日产日清,营造良好的宜居环境。澳角村海域整治专项工作队、码头管理小组与“小红帽”青年志愿队,加强日常巡查工作,持续推进海域综合整治工作,为澳角的海更蓝、水更清努力拼搏。
妈祖公园郁郁葱葱
如今,泥路变通途,村容缀绿装。一级渔港道路、旅游公厕、佛祖庙路、海防路等多个民生项目先后完成,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生态绿化工程蔓延到村庄每一个角落,提升村庄品位。
创“海味”促领航 文明之花“开”起来
澳角村还在乡风文明、乡村文化、乡村治理等工作上着色,致力打造“海味党建、号角先锋”党建品牌。通过成立海上党支部,发挥渔民党员优势,着力在安全生产、海上救助、渔船越界生产管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建设渔家书屋、海峡艺术馆、渔家诗歌摄影展厅、海柳雕刻展示厅、海之韵舞蹈队、歌册传习中心等,形成文化一条街。
澳角村文化戏园内,几名儿童被场上的戏曲表演吸引
澳角村舞蹈队在村文化公园内排练
接二产连三产 乡村旅游“火”起来
结合东山旅游优势,澳角充分利用独特的“龙虎狮象”四屿、两面金色沙滩、妈祖公园等有利资源,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乡村旅游,重点打造渔家文化一条街,着力发展渔家乐和生态游,形成“大帽山贝丘遗址→妈祖文化公园→前江沙滩→龙虎狮象四屿”旅游精品路线,先后接待国内外游客量达3万多人次。真正达到了以创建促保护,以开发促发展的效果,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同步发展的联动效果。
游客在澳角海滩骑马奔驰
如今的澳角人仍不断述说着渔家人的故事,编织着属于渔家人的幸福。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宏伟蓝图在他们手中已然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