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立洋,男,1951年出生,中共党员,原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第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政教处主任,现任大田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校外辅导员。他二十余年如一日,走访了145人,行程数千公里,主笔申报大田“第二集美学村”国家级抗战遗址名录旧址,并培训了一支被誉为“业余的团队,专业的水准”的志愿者宣讲团队。曾获教育部等六部委“优秀指导教师”、中宣部等三部委“全国普法先进个人”、福建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少年时代萌初心
1960年的暑期,9岁的范立洋随父亲回大田省亲。“别看这里的房子不起眼,在抗战时期它们非同一般,陈嘉庚先生有三所学校就办在这里,史称‘第二集美学村’。这几十处房子,都是乡亲们无偿腾出的校舍,我们每天在这里举行升旗仪式,校董、校长和老师给我们讲述救亡之道、解读战局,教诲我们:要担负起天下的兴亡。”跟随着父亲的步履,小立洋新奇地走进一座又一座的校舍。面对着墙上遗留的每一行字迹、每一处图案,父亲都会讲出一段被岁月尘埃掩藏的故事。
天命之年情更深
范立洋的父亲当年是集美高级商校的学生,父亲的老校友拉着范立洋的手说:“你看,我们一年年老了,记下这段历史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这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一笔极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父辈的嘱托,成了范立洋肩头上沉甸甸的责任。父亲辞世之后,眼看老学长们接二连三老去,抢救民族历史文化的紧迫感时刻鞭策着他,为了寻访这段珍贵的历史,从省内到省外,从沿海到内陆,从城市到乡村,只要一有线索,他就设法前往。不仅他本人在做,他的同事、亲友和考上各地高校的学生也都成了“志愿军”。在常年的高三教学中,他见缝插针地寻校友、访故人、查档案、找资料、核史实,乃至以后的做策划、布展馆、写剧本、排节目,组织志愿者、培训解说员、策划教育活动、接待各地师生、联络集美校友,几乎耗尽了他所有的课余时间和寒暑假。三四十万字的资料、两百余帧的历史照片、两层大厅的主馆、九个分馆、三条抗战播迁历史文化长廊、九处纪事碑墙和雕塑,真可谓“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艰辛不寻常”。
花甲岁月倍执着
2011年,在社会各方的热忱支持下,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陈列馆”在玉田集美职校旧址正式开馆,并且声名远播。2020年9月,大田“第二集美学村”旧址列入第三批国家级抗战遗址名录,近三年来累计接待团体观众600多批,10余万人次。他培训志愿者宣讲团队,并正式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宣讲员。截至2021年8月,他培训志愿者宣讲团队,带领他们策划了“走近嘉庚”“嘉庚风·中华情”“风展红旗如画”“重温历史·锻铸军魂”“铭记历史·锻铸师魂”等专题宣讲50多场,反响热烈,被点赞为“台上激情澎湃,台下热泪盈眶”,誉为“业余的团队,专业的水准”。“宣讲团原来就七八个人,发展到现在的‘百人团’,队伍在不断壮大。”范立洋欣慰地说。(三明市委文明办 姚晓闻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