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普通农民,受到祖辈家风影响,对社会、乡亲有着一颗充满正气的热心、爱心和责任心。
郑华生,男,汉族,1965年10月生,东山县杏陈镇埕英村英坑人,从事海水养殖业。现任埕英村村民监督委员会主任。
郑华生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受到祖辈家风影响,对社会、乡亲有着一颗充满正气的热心、爱心和责任心,默默无闻地帮助弱势群体。因为作为贫苦家庭出身的他更能体会到别人的困苦和艰辛。他说:“吃亏是福,照顾别人总比被别人照顾的好,每当看到别人困难时,自己忍不住就要帮助他们”。
乐于助人扶困苦
同村的郑某金自小患小儿麻痹症,其妻又患软骨症,一家生活平常基本理不过来,家庭穷困潦倒。郑华生看在眼里,经常时不时的资助他们。2014年,郑某金的养女和儿子上小学时,就开始资助他们上学,每星期都给予他们生活费,郑华生开始资助时,郑某金还不怎么感恩。2018年,郑某金因犯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其妻病逝,留下养女和儿子成了孤儿,无人照顾,郑华生毅然接起照顾他们的重任,主动当起他们的监护人。每天都要去他们家走走看看,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和了解学习情况。郑某金养女年幼无知做了错事,学校都会找郑华生了解情况,最后还得由郑华生来解决,有一次,学校老师打电话给郑华生,说孩子在学校出了点事,要郑华生到校帮忙解决,刚好郑华生在养殖场忙着进排水,他跟妻子简单交代一下,放下手中的活马上要去学校,妻子不解的说:“是自己的事业重要,还是别人家的孩子重要,况且还有老师呢”。郑华生说,孩子现在身边没了父母,更需要我去处理,你先把养殖进排水管好,我处理完就回来。这样一来,郑华生成立这两个孩子名副其实的“养父”了。现在,当身在狱中的郑某金得知郑华生无微不至照顾自己子女,十分感动,在狱中写信给郑华生表示感谢。粗略算下来,2014年至今,郑华生资助他们一家大约8万元。
乐善好施成习惯
村里有些年青人创业,资金周转不过来,银行贷款利息还不起,银行人员找上门催促,郑华生知道后总会替他们先把利息垫还上,并鼓励年青人,给了他们东山再起的机会;村里家庭有困难的,郑华生知道后总是接济几百块钱,说:“先拿去用,有了再还。”后来别人要还他钱的时候,他总说:“你比较困难,先拿去用,以后再说”。此外,郑华生热心教育奖教助学和乡村公益事业,近几年来向杏陈镇奖助学协会、前程奖教助学协会捐资近万元,向台湾和英坑郑氏联谊会捐资8万元,修定《功盖千秋延平王郑成功》一书、村祖伺修缮……
热心解忧促和谐
郑华生不仅有爱心,更有热心,口碑人人皆知,村民如果发生矛盾纠纷,总会请他来“主持公道”,这样一来,郑华生就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调解主任”。2016年初的一个晚上,两个村民因为10元钱的纠纷发生斗殴,其中一人受伤送医院缝了二十几针,伤人者被拘。当夜郑华生正为刚逝世一天的母亲守灵,得知此事,郑华生心想这两人都是自己乡亲,又是家庭困难户,如果他不马上去调解,那么他们将要面临医疗费纠纷和牢狱之灾,想到这,郑华生当即脱下孝服叫上出租车赶到医院,协助公安机关先行调解两个村民家属,并拿出身上全部的1000元交给伤者家属作医疗费。并连夜赶回村里充当调解人,召集两个家庭的亲戚调解,通过多方努力,双方家庭理智地接受和解,最后郑华生又自掏3000元给了伤者家属。最终平息了一场流血冲突事件,受到了派出所干警和本村村民的高度赞扬。事来,经过郑华生多次调解和教育,两个家庭化干戈为玉帛,冰释前嫌。
传承家风树榜样
郑华生乐于助人,也是传承祖辈家训,树立了良好家风。女儿郑晓燕和女婿汤璟也深受其熏醄。在物价局上班的女儿有一次下乡时,看到南埔村一位孤寡老人的家就像垃圾场一样,心生侧隐,连忙帮忙为老人家整理卫生。事后回家将情况告诉郑华生,郑华生说:“老人年纪大了,没劳动力,又是一个人独居,生活一定很困苦,你应该去资助她”。第二天,女儿上门把八百元现金送到老人手中。还有一次在郑华生生日前夕,女儿女婿说准备买一样上万元的贵重礼物送给父亲,郑华生得知后说:“你们的孝心我心领了,不如把钱去用到更需要接济的困难家庭吧!这样更有意义。”后来,女儿和女婿在网上了解到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的学生王志超其双亲身患疾病,家庭困苦,需要资助。从2016年起,女儿和女婿与王志超结成帮扶对子,每月拿出工资的一部分,资助王志超同学上完高中三年所有生活费和学杂费共计3万元,今年高考,王志超被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录取,就读土木工程含职教师范专业。王志超收到录取通知书第一时间向郑华生一家发来感谢信,十分感恩,表示今后一定好好学习,回报社会、回报恩人。
郑华生从开始挣钱第一次资助别人起至今,自己已经记不清资助过多少人、多少钱了。开始捐助时妻子总不理解,说自己创业,虾池养殖还欠银行贷款,也要养家糊口,还拿钱帮助别人。有时郑华生背着妻子偷偷地送钱给资助对象,怕被妻子知道。村里有些人不理解,背后说他傻。可郑华生总说“傻人有傻福,吃亏就是福,照顾别人总比被别人照顾的好。”他就是信守这句朴实的话,默默无闻地助人为乐、助人“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