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郑木样:“他总是热心帮助别人!”
http://wmf.fjsen.com 2020-08-05 17:50:06 来源:三明市委文明办 责任编辑:康金山

郑木样,今年71岁,党龄41年。在将乐县古镛镇龙池社区新路口村合成氨厂住宅区,只要一提起这位独腿老党员,人人都敬佩不已:“他做了很多好事,总是热心帮助别人!”

他生活俭朴,热心慷慨,大爱无私。他不因残疾而自暴自弃,一生甘当乐于奉献的志愿者,成为大家心中的标杆。多年来,郑木样先后获得将乐县古镛镇优秀共产党员、将乐县首届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将乐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老兵本色不改

郑木样是一名老兵。年轻时,他在福清某部服役,每年都是部队的“五好战士”,因执行任务出色,他还获得部队营部嘉奖2次。

1971年,退伍返乡的郑木样成为将乐县合成氨厂的一名技术工人。从此,他将厂里当成了自己另一个“家”,在日常工作中,继续发挥积极主动、踏实认真、吃苦耐劳的军人精神,年年都是厂里的劳动模范,多次获得个人先进奖。

有一次,工人从车上卸完煤后,启动车子时突然起火,驾驶室瞬间烧了起来。工人赶紧用衣服扑火,火势却越来越大。正在车间操作的郑木样与另一名同事一起,迅速冲出来,用湿煤渣盖住火焰,控制住了火势。“他俩不顾危险,及时扑灭火情,为厂里减少了损失,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旦火势蔓延,扩散到周边易燃易爆的车间,后果将不堪设想。”在全体职工大会上,厂领导当众表扬道。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84年6月的一天,在一场生产事故中,郑木样被碾碎了左大腿,落下终身残疾,从此只能依靠双拐行走。不久,夫妻离异,他带着9岁、11岁的两个幼子艰难生活。

休养半年后,郑木样不顾厂领导的劝阻,拖着孱弱的身体坚持回厂上班。“在家闲不住,能为厂里做点事,我很开心,也很知足。”他说。

闲不住的热心人

2000年,合成氨厂企业改制,郑木样退休回家,当起了氨厂居住区邻里口中闲不住的“热心好人”。

氨厂居住区地处将乐县城郊,当时没有专职保洁员,50个住户的生活垃圾都集中堆置在两个临时垃圾池里,脏臭难闻。每天清晨和傍晚,郑木样都会去义务清理垃圾。即使遇到雨天,也不中断。

多年来,郑木样不是简单地处理垃圾,也不把垃圾随意堆放到别的地方。他将垃圾挑拣分类,出钱雇人将酒瓶、碗等收集好的硬垃圾拉走处理,果皮、菜等厨余垃圾埋在树底下用作肥料,其他不可回收的生活垃圾焚烧成灰后,送给邻里做农家肥。

直到去年,新路口村聘请了保洁员,氨厂居住区也摆放了垃圾桶,他才终于卸下这副担子。

居住区前有一条600米长的公路,年久失修,坑洼难行。郑木样义务肩负起这条路的养护工作,只要发现路上有坑洼积水,他就及时填上碎石、煤渣,方便车辆、路人通行。每年,在这条公路旁,郑木样都会补种几棵树苗,并定期喷除草剂。如今,竹子、柏树、枇杷树等景观树枝繁叶茂。

居住区的自来水主管道坏了,居民们要到1公里外的山坳挑水喝,郑木样发动群众建水池,并率先捐款3000元。郑木样又自掏腰包,在居住区前的公路上安装了水管,每隔十几米装一个水龙头,共装了20多个水龙头,并定期雇人清理公路旁的水沟。“附近的人需要用水种菜、洗车、打农药等时,方便得很。”邻居陈阿姨夸赞道。

后来,这条路重新铺设水泥路,不再坑坑洼洼,但是依然尘土飞扬。于是,每天早晚,无论严寒酷暑,这条路上都留下了他艰难行走、为公路洒水的身影。附近村民受益,个个交口称赞。

如今,居住区的广场是一个干净整洁的舞坪,白天可以方便居民临时停车,晚上大家跳广场舞,过年时举办活动。以前,却乱七八糟地堆着柴火等杂物。“大家都尽快把柴火搬走吧,这是公共场所,关乎集体的利益。”郑木样挨家挨户做工作,一次不行,他就两次、三次,直到大伙心服口服,把工作做通。广场清理出来了,社区和居民一起出钱出工,为广场铺设水泥,到工程扫尾阶段,费用还差500元,郑木样毫不犹豫地自掏腰包垫上了这笔钱。

郑木样数十年如一日的志愿行动,让很多邻里受到感染,大家都主动加入到服务队伍中来。有一次,因居住区前公路底下是虚地,长年累月之下路面逐渐沉陷。郑木样从附近碎石厂运来五六吨免费碎石,与邻居谢元基一起忙了一天,将高低不平的路面填平。

“郑木样为大家做了很多好事,他行动不便,我也是党员,帮忙一起做点事,是应该的。”谢元基说。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