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沧:打通助残服务“最后一公里”
http://wmf.fjsen.com 2019-08-09 09:39:50 来源:厦门日报

昨日,厦门市残联和海沧区残联工作人员走进海沧街道锦里村三户残疾人家中发放轮椅等辅助器具。

昨天上午,厦门市残联和海沧区残联工作人员一起走进海沧街道锦里村三户残疾人家中,给他们发放轮椅、护理床、坐便椅等辅助器具。84岁的林奶奶坐上新轮椅,拉住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得流下眼泪。

随着当地最后一批残疾人领取到辅助器具,海沧成为全省首个残疾人辅具适配整村推进全覆盖的区。海沧区向残疾人朋友发放适配辅助器具打通了助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提升残疾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用实际行动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的要求。

个性化精准适配

让残疾辅具更能发挥作用

昨日,家住锦里村北片71号的吴奶奶也领到了辅具。已经83岁的她常年独居老房子里,生活起居十分不便。

海沧区残联工作人员上门摸底了解到吴奶奶的情况后,为了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专门帮她配置了轮椅和坐便器,并手把手教她如何使用。在早前几批的发放中,区残联还向有听力和视力障碍的残疾人发放符合其实际生活需要的辅助器具。这种一对一的“个性化”适配受到残疾人朋友的广泛欢迎,大家感到很满意。

“自从残联发给我这个广播,我感觉自己不再与外界隔绝,生活变得有滋有味了。”东孚街道的刘大伯捧着盲人收音机说。

“不同残疾类别、残疾程度的残疾人,所需求的辅具各不相同,只有与残疾人面对面交流,准确掌握受助人情况,才能做到精准适配、精准服务。”海沧区残联理事长陈勒永说。过去残疾人辅具的发放都是“被动”的,“有什么发什么”。如今海沧的残疾人辅具适配服务,早已由普及型辅具配送向个性化辅具适配转变,“真正确保赠送的辅具残疾人朋友用得上,发挥得了作用!”

为了使每一个残疾人都能获得高匹配度的辅具,海沧区残联积极创新服务机制,采用市区两级残联联动的模式,推行辅具适配“上门”服务,与受助残疾人面对面、“零距离”交流互动,保障辅具适配服务精准化、个性化,逐步形成了评估(筛查)、适配、回访的运作模式。短短三个月时间,为有需要的191名残疾人适配了243件辅具。

零距离助残服务

让残疾朋友更能融入社会

精准适配,更需要“零距离”服务,而这一点也是海沧区残联在开展辅具适配工作之初就定下的规矩。

家住生活区的洪大姐,因意外导致瘫痪多年,生活基本不能自理,而丈夫也是肢体残疾,照料困难。了解情况后,区残联迅速为其适配了坐便椅。同时,考虑到夏天洗澡问题,又提供了沐浴凳。

家住新阳街道霞阳社区的残疾人周大爷告诉记者,厦门市残疾人辅具适配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和区残联工作人员不仅为他适配了轮椅,还耐心地讲解轮椅的各种功能、使用方法以及平常维护等注意事项,“贴心又周到,工作人员大热天弄得一身汗,我都过意不去。”

“做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贵在精准,重在精细。”厦门市残疾人辅具适配中心主任林永鸿表示,“残疾人需要融入社会,而辅具是他们融入社会必不可少的工具。”对于残疾人而言,辅助器具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一对一的个性化配置和零距离的服务让残疾人朋友更切身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链接】

精准帮扶残疾群众

上半年以来,海沧区深入推进残疾人精准帮扶行动。通过举办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不让一个困难残疾群众掉队”为主题的残疾人就业援助招聘会,邀请6家企业提供24个岗位,共40多名残疾人参加应聘,现场达成招聘意向4个。同时,当地依托各街道残疾人职业援助中心开展曲奇饼制作、美容师技能等职业技能培训,培训残疾人218人次。

1-6月,海沧区残联为174名“四残”儿童办理康复护理补助,累计发放101.61万元;为174名和16名“四残”儿童申请康复训练补助和辅具补助;为14名精神病患者申请精神服药补助;为19名和16名重度残疾人申请市级和区级托养服务补助,共计43.84万元。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