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2月25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潘抒捷 通讯员 孔庆任)老赖、偷逃税、环保黑户……这类失信企业想申请财政的产业资金扶持?没门!厦门财政资金管理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迈出新步伐:市财政局继去年先行先试在国库支付系统中嵌入“信用审查程序”、实现财政资金拨付时自动审查信用状态后,今年又创新推广“厦门市产业扶持资金综合管理系统”,从前端嵌入信用审查机制,实现了财政扶持资金项目申请、审核、批复等环节,统一入口,一站式审查,有望全面杜绝失信企业申请财政扶持资金。
信用审查为财政资金装上“安全锁”
信用建设有利于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和营商环境,完善政府综合服务功能。“厦门是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信用厦门已成为又一张城市名片。”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说,加强对失信行为的行政性约束和惩戒,是信用厦门建设的重要一环。财政资金信用审查机制严格限制失信行为人申请财政性资金项目,为财政资金装上“安全锁”“增效器”。
此前,厦门市财政局先行先试,开发了信用审查程序并将其嵌入国库支付系统。同时,建立相关工作机制,梳理财政扶持类资金指标,并对资金指标增设“信用审查”标识,即此笔资金下发时需要通过信用审查。
具体地说,当单位或个人申请支付资金时,只需录入申请者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或身份证号,就能接入“信用厦门”数据库,自动对资金支付申请与信用信息进行比对,查看申请对象“是否为失信被执行人、有无重大税收违法行为、是否被列入环保失信黑名单”。
据此,审查若通过,直接进入财政局审核环节。一旦通不过,会即时弹出审查不通过的信息。接下来,还可进一步查询具体失信情形,包括“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等情况,并会将此次审查情况在系统上记录下来,以便未来查询。
这样的审查机制,确保将失信人杜绝在财政资金的门外,有效提升了财政监督水平。据介绍,该信用审查机制于今年被评为“福建省2017年十大信用典型案例”。
一站式监管让失信企业申请无门
厦门财政资金管理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今年又迈出新步伐:市财政局推广应用产业扶持资金管理系统。这一系统与国库支付系统中信用审查程序的“后端审查”不同,从前端审查信用状态。换句话说,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环保黑名单等失信行为人,在提交财政扶持资金申报、申报审批过程和申报最终批复时,系统就能实时审核、自动拦截。
今年11月,厦门市一家科技行业的企业,在已被同安区法院、思明区法院、湖里区法院、翔安区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情况下,申请厦门市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这家企业在申请环节就被审查程序自动拦截。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系统上线后,与国库支付信用审查程序双剑合璧,通过前后端双重信用审查,有助于全面限制失信人获得财政扶持资金。
更重要的是,原有的产业扶持政策庞杂且专项多,主管部门条块化管理,信息无法共享,且申报程序和途径各异,项目执行缺乏跟踪,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绩效不明。产业扶持资金综合管理系统启用后,将实现全市产业扶持资金项目从申报、专家评审、审批、项目公示、资金拨付、执行到验收、绩效评价等全程电子化闭环管理,实现申报、审批、查重和信用审查等一站式服务,让失信人申请产业扶持资金“走投无门”。
推动形成全社会守信践诺氛围
目前,厦门市产业扶持资金管理系统已涵盖市经信局、商务局、建设局、卫计委、文发办、交通局、环保局、港口局等8个主管部门。今年截至目前,已累计接收申报项目5000多个,因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执行人及环保黑名单等失信行为而被拦截的申报项目近800个,为营造诚信经营氛围起到良好作用。
这种推动作用是双向多维的。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预算单位获知资金申请审查不通过的,一方面从加强主管业务领域诚信建设出发,严格开展事前信用审查,进一步有效落实诚信建设各项要求;另一方面,要求管理对象做好自身诚信建设、信用修复,切实履行好信用建设的主体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资金申请单位获知资金申请因失信被止付后,不仅积极核查失信原因,正面检视自身诚信建设存在的问题,对确实存在失信行为的,及时予以整改,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自身诚信建设。比如,今年6月初,厦门市一家已经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申请厦门市社会资本办医补助资金,在申请环节就被审查程序自动拦截。该医疗机构进行信用修复申请,信用修复之后,6月中旬顺利完成资金申请。
此外,资金申请单位对非因自身原因导致存在失信行为记录的,积极提起异议处理,确保信用数据完整、准确,有效推动形成守信践诺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