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12月10日讯 近年来,鲤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服务和推动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区为抓手,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扎实推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引导市民参与,有效提升了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我区连续两届获得全省文明城区。
重视创建活动的载体设计,在广泛开展群众主题实践活动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以"文明人·文明城·文明风"为主题,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三年的时间,在全区广泛开展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着重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道德模范学习宣传、文明礼仪教育、诚实守信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公共教育等六个方面的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结合重大节庆日开展"迎奥运、办农运、讲文明、树新风"、"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主题系列活动,举办大型"红歌会"、"我们的节日"、"洁我家园、共创文明"、"文明交通与您同行"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重视市民教育的深入开展,在知识普及中提高市民综合素质。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全面推进文明市民学校建设工作。全区77个社区基本普及文明市民学校,其中市级文明市民学校26所。充分发挥文明市民学校作用,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泉州市市民文明公约》等为教材,进行公民道德规范、文明礼仪教育,文明市民学校逐渐成为了宣传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前沿阵地,成为了宣传社会公德的重要教育基地。
重视教育网络的不断完善,在丰富内涵中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2008年以来,我区以"育苗工程"活动为主题,以"播种"、"护苗"、"阳光"、"雨露"、"净化"五项活动为载体,采取有力措施,整体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连续两年将构建未成年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活动示范点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以示范点创建为载体,构筑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网络。在全区中小学开展未成年人"三位一体"教育活动示范点形象标识征集表彰活动,推广形象标识的广泛使用,积极推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社会资源广泛共享教育网络的形成。
重视先进典型的选树宣传,在典型示范中提升市民践行公民道德的自觉性。从2008年7月起,历时两个月,在全区开展首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充分发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自下而上层层推选,经群众推荐、审核公示、群众投票评选等程序,评选出15名"鲤城区首届道德模范",全区4万多人直接参与到推选投票当中,3人入选泉州市首届道德模范。积极组织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全省首届道德模范的推选、投票、宣传教育活动。在各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并择优推荐参加中央、省文明办评选活动,有2人分别入选中央文明网、省文明风网站"好人榜"。积极发挥道德模范的宣传示范作用,大力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在全社会形成追求先进、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风尚。
重视志愿理念的广泛普及,在自觉参与志愿服务中提高市民道德素质。成立鲤城区志愿服务活动协调小组,明确各单位职责,制定活动工作规程,召开协调小组会议,统一部署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市民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积极营造见贤思齐的文明新风。开展"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普及文明风尚,开展文明礼仪宣教活动。12月5日纪念"国际志愿者日"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咨询志愿者招募活动。中央文明网对我区元旦、春节期间组织的"真情暖冬日、志愿服务迎新春"等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报道,交通安全整治中"文明交通银龄行动劝导队"在全市获得推广。
重视城市环境的优化美化,在全方位创建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为抓手,着力抓好六大环境的建设。广泛开展"四德"教育,以各类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为抓手,以创建文明单位、文明学校、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企业活动和军民共建活动为载体,不断夯实文明创建工作基础。区委常委会每年专题或议题研究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及时调整充实区文明委,定期召开全区精神文明工作会和文明委成员会,文明委各成员单位积极履行工作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注重长期性规划与阶段性目标有机结合,把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列入《鲤城区"十一五"规划纲要》,出台精神文明建设"十一五"专项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