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一直是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自强自立的重要途径。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领域快速转移,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残疾人“就业难”问题更加凸显。为此,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着力筑牢残疾人培训平台,建立健全残疾人培训长效机制,在做好驻地企业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举办现场招聘集中就业、按比例推荐分散就业、动员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鼓励残疾人创业的同时,专门出台了《厦门市集美区鼓励企业招用本区户籍人员奖励办法》,对辖区内企业录用本区户籍人员为35周岁以上残疾人,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每招用一名给予企业500元奖励。由此拓宽了残疾人就业渠道,一些年纪轻、有文化和懂技术的残疾人先后进厂务工。 残疾人需要社会的关爱,更渴望被平等地对待。有一份力所能及、发挥所长的工作,不仅象征着自强不息的可贵精神,更成为其生活最大的保障。因此,针对大龄残疾人就业难问题,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残联和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与企业联系并达成协议,帮助镇(街)、村(居)残协寻找一些适合45岁以上尚有劳动能力的大龄残疾人劳动的来料加工项目,这样,残疾人不用亲自到企业上班,在村(居)就能自食其力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去年,这一有效做法得到厦门市残联部门的充分肯定并被上级推广。 如今,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厦门市集美区残联、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商等多部门共同协作,合力开辟残疾人就业绿色通道,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了最根本、最重要的生活保障,更激励着残疾人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斗志,让残疾人得到了社会更多的关爱、尊重与平等对待的眼光。“尽管如此,但是,辖区内至今仍有200多名残疾人没有工作且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的不足20%,这是制约他们就业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加强残疾人的技能培训与就业引导,仍是今后努力的方向。”欧阳海龙说,要让更多的残疾人走上工作岗位,不再成为家庭的负担,是大家共有的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