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拉链坏了去哪换?裤子长了去哪里改?鞋跟脱了去哪里修?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修小补”,对于居民而言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刚需”。
为了让便民惠民更“接地气”,更“聚民心”、更“有底气”,近日不少市民发现部分原本老旧的绿色便民服务车,换上了“新装”红色的“便民服务车”字样。在清爽的渐变蓝底色上格外醒目,车身还印着一丛手绘的水仙花、一把深蓝色遮阳伞,在街边为摊主和顾客共同撑起一片阴凉。
9月29日,芗城区首批新款便民服务车顺利交付,10位“小修小补”摊主正式换上了新车,连缀成一道新的街头风景线。
便民服务车交付现场,市民正在进行验收。闽南日报记者 黄子君 摄
个性定制 为便民服务添动力
延安北路83号门口,便民服务车摊主何月华正在新车旁为客人缝补一条牛仔裤。
“新车很好看!”问及更换新车的感受,何月华笑了起来。
新款便民服务车体积是旧款的近1.5倍,不仅台面更宽敞,内部的储物空间也更充分。打开内侧的柜门,服务车内部有三层,右侧还加设了一个抽屉,“台面上用来放配钥匙的工具,抽屉里可以放钥匙坯,拿起来比较方便,其他的工具就放在柜子里。”何月华向记者介绍道。便民服务车的图纸由芗城区城管执法局组织设计,而根据不同服务项目的需求,便民服务车在制作时,摊主可以与制作公司沟通选择不同的材质,也可以加设隔层和抽屉,进行个性化定制。
领到新车前,新华南路40-6门口的吴如燕和丈夫老郑一直是用一张红木桌子摆摊。吴如燕说:“原来也有一辆绿色的服务车,轮子坏了几次,干脆就不修了。这台新车比以前的更结实,轮子也更大更稳定。”
两人的主营业务就是配钥匙,工具大部分都放在台面上,因此新车没有加设抽屉,价格也相对便宜一些。为新车的桌面打好孔位,安装好工具,吴如燕和老郑便在方寸之间继续忙碌起来。
何月华在新的便民服务车旁工作 黄天航 摄
回应心声 为文明城市添色彩
“我还以为这个摊位换人了,原来是换了新的服务车,现在更显眼更好找了!”市民庄女士来到吴如燕的配钥匙摊位时感叹道。她多年来生活在附近,家里钥匙丢了少了,总会想着到这里来配一把。
不起眼的“小修小补”,实则是百姓日常生活的“刚需”。
今年6月起,芗城区城管执法局召开两次座谈会,召集辖区内现有的34位便民服务车摊主了解需求,敲定服务车设计图、联系制作公司。
据芗城区城管执法局杨副队长介绍:“这批新的服务车本着自愿原则自行采购,摊主可以与我们邀请的制作公司沟通需求定制,也可以拿着图纸再另外找人制作,现场有10户签订了购车合同。”
如今,新款便民服务车一一落地。何月华今年不到60岁,有了新车陪伴,她也打算在延安北路上继续坚持下去。服务车摊主冯先生在新车交付时便笑得合不拢嘴,“很开心,这车做得很满意,设计合理,摆在街头更整洁,到时候客户看了也开心。”
一辆辆崭新的便民服务车,不仅让漳州街头能够更好地留住这些手工业者和不可或缺的“小修小补”服务,而且也更加美观,有效提升了城市形象,成为文明漳州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漳州文明网 闽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