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民可以在地铁站纳凉区歇歇脚、看会儿书、喝点水,在环境中感受清凉一夏;武汉市民可以到离家最近的防空洞纳凉,“不开空调,里边19℃左右”;杭州的网友表示,不少地铁站都开辟了专门的纳凉区,有椅子也有凉白开,空调吹着也很凉快;上海的网友分享,可以去博物馆、图书馆纳凉游,既新潮,又有文化……(8月5日新华网)
将地铁站点、人防工程、文化场馆等转化为“公共纳凉点”,无疑是城市为市民避暑开出的“消暑良方”。让城市治理更加高效灵活,大幅提升了公共资源的利用率。我们的城市用贴心的服务,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地方开设“纳凉点”,让城市“人情味”更足。例如福州,早在七月初就开始准备,除了在地铁站设置了纳凉区。每个纳凉区均配有纳凉凳、防暑物品,有的地方还配置了志愿者,回应市民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福州地铁全线开设用更适合老人、小孩的“特色纳凉”服务,网友点赞“这样的城市很有人情味”。
富有人情味的消暑善举更能为大家带来幸福感。城市纳凉点,不是应景之作,其间每一个设施、每一项服务、每一项活动,都关乎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城市服务质量几何,不仅彰显了城市管理的力度,也彰显了城市文明的温度。城市纳凉点每一个服务细节,每一处管理新招,都是渗透到百姓心里的幸福指数。以各地的地铁纳凉点为例,从舒适的座椅、清凉的空调,到便捷的饮水设施、周到的服务咨询,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对市民需求的深切关注与满足。
巧妙利用城市公共资源,为市民消暑提供便利。各地巧妙地将地铁站的地下空间转化为天然的避暑胜地,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有效缓解了市民高温天气下的不适,还显著减轻了城市其他避暑设施的压力,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同样是人防工程“纳凉点”,有的地方将火锅、茶馆、大排档开到里面,有的将法制课堂开到了纳凉点,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看得出当地在服务上做到了用心用情,便民举措越多,城市的“文明善意”越浓,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越强。
诚然,充满人情味的“纳凉点”更有幸福感,教育引导同样不能滞后。福州的地铁公司积极开展宣传引导工作,向市民普及文明避暑的重要性及相关行为规范。强调在享受纳凉便利的同时,应尊重他人,保持安静,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占用公共设施进行非避暑活动,共同营造一个和谐、舒适、文明的避暑空间。每个在纳凉点的市民,都要秉承文明与公德,自觉与纳凉点的管理部门相向而行,纳凉点方能释放更多文明味、人情味、清凉味。(福州文明网 孙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