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厦门创新探索文明实践与老年教育融合发展“厦门模式”
http://wmf.fjsen.com 2024-07-15 16:50:52 来源: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兰楚文

image.png

邹世恒(左二)为老年学堂太极拳班学员授课。(金安社区 供图)

image.png

官任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国际学堂二胡班。(通讯员 李帆 摄)

《厦门经济特区老年教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3月1日起正式实施。《规定》把“推进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老年教育教学点,推动老年教育与文明实践融合发展”写入条款。

实际上,该条款正式写进法规之前,厦门市在推动老年教育与文明实践有机结合方面已率先试验探索——2022年3月,厦门市委文明办、厦门市委老干部局、厦门市教育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老年大学教学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依托各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立基层老年大学教学点。

厦门市委文明办、厦门市委老干部局、厦门市教育局三个市直部门积极协同配合,创新探索老年教育与文明实践融合发展的“厦门模式”,推动基层老年大学教学点建设。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已在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584个老年大学教学点,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实现全覆盖,覆盖面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构建起市、区、镇(街)、村(社区)四级老年教育教学网络,打通老年教育“最后一公里”,受到广大老年人的好评,因此,这一创新做法和成熟经验上升为法规。

在推进全市老年教育向基层延伸中,厦门老年大学充分发挥在老年教育教学方面的优势,积极协同推进。学校表示,要在全面覆盖的基础上,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跃升不断迈进,指导各区老年大学、街道社区基层教学点创新办学模式,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各级各类教育资源下沉共享,持续丰富和优化老年人教学资源供给,做好基层老年教育“后半篇”文章,进一步推动文明实践和老年教育深度融合发展取得新成效。

社区老年学堂

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这个暑假,已是古稀之年的邹世恒也没闲着,作为金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年学堂一员的她,既是老年学堂太极拳班、舞蹈班、腰鼓班等多门课程的老师,也是社区资深的志愿者。最近,她一头忙着参加志愿服务,几乎每周坚持给社区的中小学生科普宣传交通安全和垃圾分类等知识,还到多个社区进行夏令营宣讲,另一头参与筹划老年学堂新一年的教学内容。一边在老年课堂上“老有所学”,一边在志愿服务中“老有所为”,这样“老有所乐”的生活,她已经过了11年。

邹世恒说,社区开办老年学堂11年来,越来越多的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参加歌、舞、太极、书法、国画、声乐、鼓类等课程,社区鼓励老学员学以致用、做好表率,积极加入志愿服务队伍,认领志愿项目和岗位,积极参与洁净家园、交通督导、垃圾分类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为“银发生活”增添一抹“志愿红”。

据介绍,金安社区于2013年开办老年学堂,至今共开办21期,学员人数达6100多人次。他们中不少人和邹世恒一样,通过老年学堂投身社区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社区目前共有15支志愿队伍、近4000名志愿者,其中,老年人志愿者占了六成,有9支队伍的队长就是由老年人担任。

“既是老年人的学习平台,也是统筹养老、教育、精神文明的载体。”金安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自社区成立以来,金安社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养老服务”新模式,以社区老年学堂为载体,推动老年教育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不仅让老年人在社区能够“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也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区活动,助力基层治理。

整合共享资源

让各区教学点“百花齐放”

扩大老年教育供给,“整合共享资源”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包括经费、场所、师资等资源的共享,厦门市各基层教学点聚焦多方力量,将有限的场所、不断培育的师资和来自各部门的有限经费整合使用。

在前埔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年学堂,实行思明区老年大学、莲前街道办事处、前埔南社区居委会三级联合管理模式,形成区老年大学委派师资力量、街道监督指导、社区直接管理的齐抓共管局面,确保基层老年教育师资有保障、课程有特色、经费有支持。

特色的管理模式、因地制宜设立课程、优质师资不断下沉,带动各区教学点“百花齐放”,呈现“一点一特色”:思明区官任社区老年学堂设立国际学堂,为外国友人讲授中医、国画等中华传统文化;集美区灌口镇顶许村加强长者信息化技能培训,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海沧区老年大学渐美村教学点持续探索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翔安区鼓岩社区推动老年学堂成为基层社会治理好抓手;同安区老年学堂开设独具闽南特色的莲花褒歌班、丙洲南音班、乌涂戏曲班……多部门共建教育体系,各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老年教育基层教学点不断丰富老年教育内涵和形式,在填补老年人“精神空巢”的同时,为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等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不断优化供给

提升基层老年教育质效

老年教育是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像邹世恒一样,出了家门进校门。数据显示,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老年大学教学点累计开设2093门课程、13498班次,服务老年学员31.7万人次,“家门口的老年大学”深受群众欢迎,已成为广大老年人晚年生活中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重要场所。

厦门老年大学更是充分发挥全市老年教育主力军作用,创新理念抓好老年教育教学的提质增效,利用市校资源开展对基层教学点的业务培训,积极指导区级老年大学的办学实践。通过开设高水平课程,创新推出市、区名师同台授课、集体研讨、现场创作的教学模式,免费开发开放远程教育课程,多措并举帮助提升基层老年教育质量,推动各教学点规范化建设。

记者了解到,今年来,厦门老年大学继续加大力度,发挥在推动基层教学点建设中的引领与指导作用,持续在文明实践和老年教育融合发展上下功夫,以求解思维破解制约老年教育资源整合的关键问题——发挥市区校的主力军作用,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完善市、区两级老年教育师资库,开展常态化的基层教学点的师资培训与教学指导,持续提高师资供给水平;引导各区老年大学积极推荐课程资源,为基层教学点提供 “课程超市”,惠及更多群众“自主点单”上课;学校还整理下发了《厦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老年学校(学堂)规范管理制度(指导文本)》,指导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教学点规范管理,提高办学水平,建立健全常态长效机制,在全市培育一批示范教学点,把老年大学基层教学点打造成厦门市基层文明实践的特色品牌项目。(厦门文明网 厦门日报记者 蔡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