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7月10日讯 2021年,新罗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的基础上,以谢华安院士旧居适中镇保丰村凝庆楼为基础进行修缮改造,延伸打造全国首个集爱国主义教育、农业科普教育、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文明实践“两院”院士基地。
先行先试,阵地建设点上开花
自2021年龙岩市委文明办印发方案建立“院士基地”以来,市、区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调研论证17次,精心筹划延伸打造全国首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院士基地。基地建设了院士讲坛、乡村振兴馆 、院士精神展、院士风采展、辉煌成就展、农耕文明展、水稻知识展、农耕科技展、农耕器具展、适中风情展等10个展厅,实现文明实践阵地三级贯通、点上开花,引领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
专兼结合,队伍建设契合实际
为实现在保护传承弘扬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目标,基地加强资源整合,充分发挥龙岩市农业农村局、龙岩农校、农科所等结对共建单位的资源优势,统筹各部门协同联动,实现阵地共建、资源共通、成效共享。建立“7+N”运营团队,以谢华安院士为典范引领,由7个镇村干部担任运营团队各小组组长,广泛吸纳党员干部、乡土文化人才、“五老”人员等加入。整合农技志愿服务骨干、农业企业家、农科所研究专家、宣传干事、百姓名嘴等组建农业政策科普、水稻技术推广、院士精神宣讲三支构成多元、扎根乡土、富有活力的志愿服务队伍。截至目前,基地共吸纳144名志愿者入驻。
精心筹划,活动开展形式多样
基地自建成以来,进一步整合资源,精心策划文明实践项目。特设“蓝田论稻”课堂,策划“一课堂 一碗饭 一份情”科普课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多场馆科普支持和“田间课堂”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农业政策宣传、农业知识科普、新时期杂交水稻最新研究成果交流、院士精神宣讲、杂交水稻示范田现场种植和技术推广、水稻种植体验、青少年研学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截至目前,基地共开展谢华安院士亲自科普宣讲6次,农业讲座20余场、研学活动40余场、院士精神宣讲志愿服务70余次,受益群众12000余人次。
联建共建,乡村振兴更有质量
基地自建成以来,抓住闽宁协作、广龙合作、闽藏协作等契机,广泛探索开展三农对口合作交流、人才培养交流、红色文化交流、教育合作共建等活动,共促乡村振兴。运用“理论+实践”常态化运行机制,将文明实践项目与“我在乡间有亩田”党员志愿服务有机结合,将科普课堂开在田间地头,让400亩抛荒地变成希望田。大力推进院士精神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并融入基层群众生产生活中。在全社会弘扬谢华安院士科学家精神、劳模精神、老区精神、苏区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让文明实践“大爱龙岩”品牌更响,底色更亮!
基地自建成以来,全年向中小学生、群众等服务对象免费开放,月均前来参观、学习人数达300余人次。通过展示谢华安院士的辉煌成就和杰出风采传,讲好院士坚定信念、改革探索、反哺情怀、时代担当的故事,弘扬当代科学家精神。通过讲学、研学、交流、示范等文明实践活动,宣传中国农耕文明和水稻生产科学知识,使群众受益匪浅,推动乡村产业更兴旺,环境更优美,精神更富足,治理更有效,发展更持续。此外,基地通过开展定期评估的方式助推项目提质增效。充分运用调查问卷手段,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用大数据赋能项目持续升级。截至目前,共收集有效问卷319份,收获90.28%的好评率。中央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学习强国、中国文明网、精神文明报、省委机关刊《海峡通讯》、《福建新闻联播》等先后报道院士基地的有关做法。
下一步,基地将统筹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建成谢华安院士粮食文化园项目,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宣传推广“蓝田论稻”这一乡村振兴品牌,紧紧围绕“一堂课”“一碗饭”“一份情”的主题,赓续深挖院士精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国家粮食安全观,赋能乡村振兴。(新罗区委文明办 新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阙晓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