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离不开清朗网络空间
http://wmf.fjsen.com  2024-06-18 19:28:34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郑正华

首次触网年龄越来越小,未成年网民规模不断扩大……调查显示,当前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93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7.2%。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是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方的共同责任。《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出台和施行,为此提供了更好的制度保障。(人民日报)

在互联网时代,未成年人的网络使用行为日益普遍,网络空间已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未成年人的心智发展尚未成熟,他们在面对网络世界时往往缺乏足够的辨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甚至陷入网络沉迷的困境。因此,加强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应运而生,明确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方的责任,提出了多项具体的保护措施,为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提供了全面的制度保障。《条例》施行半年已初见成效,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工作仍然任重道远,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工作。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是根本。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需要针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特点和需要,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例如可以增设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网络欺凌、网络诈骗等行为的法律条款,使其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加大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为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技术研发应用是提升保护水平的关键。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对网络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过滤。如开发一款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智能网络过滤软件,能够自动识别并拦截不良信息,确保未成年人接触到的是健康、有益的网络内容。此外,还可以利用这些技术,对未成年人的网络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为家长和学校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社会共治共管是形成合力的基础。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参与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工作。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网络保护工作;学校可以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举办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能;家庭则应承担起监护责任,关注孩子的网络行为,与孩子共同制定上网时间和内容的规划,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网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社会各界可以通过媒体宣传、志愿服务等方式,发起“绿色网络行动”,倡导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的理念,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在时光的画卷上,未来正等待未成年人的浓墨重彩,他们的眼神里闪烁着好奇与憧憬,那是对未知世界的热切期盼,是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继续加强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工作,让我们携手共同呵护这份美好,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网络世界中畅游,无忧无虑地学习和成长。(中共南平市委文明办 吴漫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