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食物浪费之风一度盛行。
据统计,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该数字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对此,我们应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措并举制止“舌尖上的浪费”。
要在菜品上做加法。一些地方之所以出现餐饮浪费,既有分量过多的因素,也与菜品质量与种类单一有关。尤其是一些公共食堂,由于缺乏菜品创新,难以满足大多数人的口味,因此造成了浪费。无论是公共食堂,还是餐饮企业,要主动创新求变,按照消费者的需求和口味,推出更多的特色菜,在菜品种类和菜品味道上下功夫。
要在分量上做减法。人们在外出餐饮过程中,因为菜品分量过多,导致浪费的情况时有发生。各地要鼓励餐饮业推出各种“小份菜”“小份面”等,在食物克数上减量,让顾客能够在价格、服务不变的情况下,按需点餐、适量点餐。
要在政策上做乘法。如何才能引导餐饮企业主动调整转变,既要宣传引导,也要制定行业标准和出台政策激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一些地方针对网络平台点餐浪费问题,建立健全正向激励机制,为参与“小份菜”“小份饭”供应的商户提供流量支持,对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给予鼓励性补贴,起到了好的导向作用。
要在法规上做除法。针对食品浪费问题,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法规施行两年多时间以来,食品浪费得到了有效遏制。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浪费食物不仅仅是道德问题,还会涉嫌违法。无论是对于餐饮企业,还是普通民众而言,都起到了好的规范作用。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人人有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行动,变“要我节约”为“我要节约”,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践行勤俭节约美德。 (三明日报 张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