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今年3月12日是我国第46个植树节,也是全国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43周年。三月雷锋月,植树正当时。全社会应积极行动起来,广泛开展植树活动,一起为绿充“植”,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植树节植树造绿突出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培育弘扬生态文化是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路径。通过弘扬生态文化,可以切实提高公众对美丽中国建设的认知和认同,推动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发展观的逐步形成,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美丽中国建设的良好氛围。植树活动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社会凝聚力量,能够促进社会各界的团结协作,形成全社会关注生态环境、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局面。通过植树造绿,能够促进生态平衡,保护和丰富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同时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减轻全球变暖的影响,更在全社会传递了共同追求文明、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信念,推动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和实践,进一步培育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素养。
植树节植树造绿文明实践活动意义丰富。植树造绿行动,不仅实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还体现对文明社会建设的积极参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不仅在形式上构建了社会共识,更在行动中传递了对环境保护的共同承诺。植树造绿美化了城市和乡村的环境,为群众创造更宜居的生活环境,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同时,政府、社会、学校、家庭通过组织开展植树造绿活动,推动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而对孩子而言,参与植树造绿活动,从小培育生态理念和行为习惯,使他们从小就能够成为关心环境、热爱自然、积极参与生态保护的一员。
植树节植树造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植树节要通过大力宣传教育,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植树活动,引导更多人参与到植树活动中来,营造全民植树的良好氛围,形成更广泛的植树造绿合力,推动绿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加强植树造绿的后继管理,如建立责任体系,做好后继的管理和维护,提高植树的成活率和分布率,提高绿化效果,切不可出现“年年栽树年年不见绿”的严重后果。
植树节植树造绿,不仅是一次环境保护行动,更是一次生态文明的宣示和实践。全社会都应身体力行,主动参与植树造绿活动,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文明意识的提升,共同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中国做出积极贡献。(莆田文明网 傅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