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连城:欢天喜地闹元宵 传统民俗年味浓
http://wmf.fjsen.com  2024-03-01 14:52:26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吴雅艺

连城客家元宵节庆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客家狂欢节”。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喜庆、祥和、文明的节日氛围,在元宵节期间,连城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欢庆佳节。

姑田游大龙

2月24日元宵佳节,在中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片区、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连城县姑田镇,“龙腾盛世”2024福建连城龙文化节活动热闹举行。当天,“天下第一龙”——姑田大龙欢腾出游,吸引四海宾朋、八方游客相聚连城姑田共游大龙、喜闹元宵。

“嗵!嗵!嘭!嘭……”下午五点左右,在烟花礼炮的轰鸣闪烁中,数声神铳巨响让整个姑田镇沸腾起来,在百余米融入党风廉政、综治平安、移风易俗、生态环保宣传的灯箱队的引领下,鼓乐队奏响欢乐喜庆的曲调,一千多名当地中青年壮汉抬着“天下第一龙”出游。750米长的游龙队伍蜿蜒于村落田野间,穿行于大街小巷,腾挪起伏,活灵活现,宛若“神龙”下凡,送福人间。

“我是第一次观看姑田游大龙,场面十分震撼,这里有大城市所没有的浓厚年味。”泉州游客郑文彬感叹道。

“我今天受朋友的邀请,到中堡村来帮忙抬大龙。龙年游大龙、行好运!”连城县姑田镇上余村村民余友楠表示。

沿途10多公里,数万海内外游客、摄影爱好者趋之若鹜,顾不上田野的泥泞、道路的湿滑、山丘的坎坷,簇拥相随、争相拍照摄像。而当地客家民众家家门前燃松明、点香烛、摆果茶、放爆竹,迎接“龙游大地,喜到人间”。

“我是第四次到连城姑田拍游大龙,姑田大龙之大、参与民众之多令人惊叹!”来自龙岩的摄影爱好者卢鸣浪表示,姑田游大龙是非常出片的一项民俗活动,每次都有许多摄影爱好者到现场拍摄。

姑田镇中堡村党支部书记华绪祯介绍说,今年姑田游大龙轮到中堡华氏担纲,“畅游天下第一龙,共祝龙年新腾飞。我们在元宵佳节举行游大龙活动,祝愿祖国国泰民安、人民幸福安康,也祈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龙腾虎跃。”今年大龙最为重要的龙头由长文公后代华丕栋和华校征两家负责,并专门请三代传承制作龙头的华丁炳师傅制作,龙身则由出龙的家家户户自行制作,大年初一就开始动工制作。

“姑田游大龙”始于明代,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当地客家人以村为单位,按习俗每年由被轮到的一姓氏家族主办游龙活动。大龙选用当地著名的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连城连史纸”为材料,最主要的龙头及龙尾由当年主办家族承担制作,龙身则以姓氏为单位,由各家各户分别制作,尺寸一般高2.2米,长4.3米,最终出游的大龙就是由这一节节龙身相接而成。“姑田游大龙”以其形体之大,绵延之长,工艺之美,参加人数之多,程序步骤之繁,行游时间之久,客家传统之古,堪称天下第一,素有“姑田大龙甲天下”和“天下第一龙”之称。2012年姑田游大龙以791.5米打破了吉尼斯世界最长游行花车记录,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龙”。同时,姑田游大龙也是福建省唯一连续三年入选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优秀民俗民间项目。

罗坊走古事

2月24日(龙年正月十五)中午时分,在位于中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片区下罗村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云龙桥”前的青岩河中,七棚“古事”一字排开,上千名村民在河里泼水浸湿,河两岸挤满的数万各地观众正翘首以待。

“嗵!嗵!嗵!”随着三声神铳的巨响,村民抬起古事逆水狂奔,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岸上的观众也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不由得发出热烈的掌声、欢呼声、呐喊助威声,大呼过瘾。这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中华体育文化优秀节庆项目——罗坊“走古事”。

“之前在网上就看到罗坊走古事,非常震撼,这次专门过来现场一饱眼福,尤其是水中竞走那一幕,真是太过瘾了!”从江苏南京慕名而来观看的游客马敏激动地说道,连城的客家民俗风俗很浓郁,节庆氛围足,很值得一来。

走古事是一种传统的客家风俗,就是将小孩装扮成古代的官员,然后站在一个木栏上,人们抬着游行的一个客家仪式。但罗坊乡的走古事独具特色,当地人为纪念祖先不远万里跋山涉水、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由中原迁徙而来,“走古事”不但要在岸上狂奔竞速,更需在水中逆流争渡,通过先后在水陆间奋勇争先,用以展现先祖奋勇拼搏、力争上游的创业精神和教育、激励后人。

上午10时许,在罗坊始祖堂、四世祖堂,装扮后的七棚古事“亮相”汇聚,在安全人员的保护下,村民们抬着一棚又一棚古事,从小巷里狂奔而出,穿行于上罗村、下罗村大街小巷。

“嗬!嗬!走啊,走啊……”行至乡政府旁的屋背山大坪,村民们一个个精神振奋,抬着“古事”在众多乡民和八方宾朋的围观中勠力奔走竞赛,以谁跑得最快讨得吉利彩头。一时间,古事棚跌宕起伏、歪斜倾倒,分外惊险震撼,引得挤满四周的观众看客拍照、欢呼、喝彩,叫喊声、奔跑声、鞭炮声、鼓乐声连成一片,响起了山村的狂欢。

“我们罗坊走古事就是走个风调雨顺、大吉大利,每次组织古事活动的时候,年轻人都会跟着跑,就这样老一辈人一代传一代,代代传承下来。”罗坊宗亲联谊会会长罗鸿昊介绍说,为进一步做好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该乡还于去年底筹备完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坊走古事”专题展并对外开放。

罗坊“走古事”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国山村狂欢节”。古事共七棚(棚,为扮演古事的一个轿台),挑选体壮胆大的十岁左右男童两名,按戏曲装扮,化妆脸谱,身着戏袍,一名扮领先的天官主角,一名扮护官的武将。天官直立在一条铁杆上,腰身用铁圈固定,武将坐立在轿台上,成两个层次。轿台由木柱镶成方形框架,四周饰上精美的画屏,两根轿杆,每棚约四百余斤,须用二十人抬。

每年春节正月初三、初四,抬“古事”的男丁青年要上山锻炼脚力。到正月十二日开始斋戒三天。十三日晚净浴,换新内衣。十四至十五日,穿上统一彩服,抬着“古事”,以天官领路,跟随“古事”六棚,后有菩萨轿、万民宝伞、彩旗和十番音乐、鼓乐队,一路鸣铳,在水陆间竞相奔走,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正月十五日上午,“走古事”仍依十四日走法,到午时,“古事”列队从“云龙桥”下河床,队伍小伙们先互泼水透湿,然后响三铳,“古事”棚蜂拥下水,逆水而走,竞争激烈。除天官一棚不能超越外,后棚若能超过前棚,则视为吉利,于是抬夫拼力而为,不顾天寒水深、河石苔滑,跌倒了再爬起,情绪异常高昂,为走“古事”之高潮,抵终点河边方允遏止,一年一度的“走古事”到此告终。(连城县委文明办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