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文物的保存者和历史的记录者,是文化的“存储卡”和历史的“解码器”。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国内旅游业迎来强劲复苏,而其中,尤为热门、亮眼的当属“博物馆热”,各地博物馆不仅广受欢迎,部分更是被早早就约满,利用节假日逛博物馆享受文化盛宴,接受文化熏陶成为很多人民群众的共同选择。
当“博物馆热”成为文化现象,“到博物馆去”成为生活方式,博物馆发展活力不断释放。作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博物馆不仅是历史文化记忆的宝库,也是人们借以认识过去、把握今天、探索未来的场所。当“博物馆热”正流行,但如何让这种热度持续,而不是一阵风?一场博物馆与公众之间更持久的“双向奔赴”就显得尤为重要。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博物馆热”,热是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反映出大家对优秀传统文化高涨的热情,但在热闹之余,我们还需要多一些冷思考。让博物馆由“网红”变“长红”,化“流量”为“留量”。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停留于一时的升温,更寄望于持久的“保温”。
博物馆要继续“放下身段”,拒绝“高高在上”,最大程度找到优秀传统文化和公众日常生活的连接点,形成“曲高不和寡”的局面。如很多博物馆于国庆中秋期间推出的定时免费导览讲解服务及常态化驻馆志愿讲解服务;博物馆可以让公众在开放的文物修复馆里,近距离观看考古人员对最新出土的文物进行清理修复;积极推动博物馆与教育、科技等领域跨界融合,打造与自身相适应的“博物馆+”,助推类型丰富、主体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的构建……只有做到不断地升级保障服务,人民群众自然看得过瘾,听得明白、留得下来。
神州大地上俯拾皆是的文物资源,孕育了博物馆的繁盛,让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物大放异彩,点燃了浩浩荡荡的“博物馆热”,而如何更好让这些优质的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深入挖掘文化中蕴含的历史价值、精神价值,使之成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强大动力,是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社会亟需有更多的人一起努力,贡献智慧建设博物馆事业,让传统文化连接现代生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同频共振,共同将文化的灯火拨得更亮。(厦门文明网 陈彦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