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传承创新做好文化保护工作
三明,古老而又年轻。远在旧石器时期就有古人类在此栖息,辖区内将乐、沙县、尤溪、泰宁等都是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县,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
三明,文化底蕴厚重。闽人之源、闽学之源、红军长征出发地、客家祖地等都是三明的文化名片。
近年来,三明市立足文化资源优势,做好遗址保护,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传承,接续打响“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品牌,让多姿多彩的优秀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迸发出新活力、新光彩,为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融通古今探索新实践
三明是闽江源头,26亿年前,她率先从茫茫海底隆起、抬升,秀起东南,造就了“闽地之母、闽山之巅、闽水之源”等诸多奇迹。日月交替,斗转星移,文明在这片丰饶的土地上孕育、生长。
万寿岩遗址把福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从距今1万年前推进到大约20万年前;泰宁丹霞是“中国丹霞”从青年期、壮年期到老年期地貌演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明溪南山遗址的10万余粒碳化稻谷,表明这里诞生了第一批会“种田”的福建农民;宁化石壁这处中原先民南迁汇聚地,被世界客家人亲切地唤作“客家摇篮”……青山绿水、历史人文皆是三明最宝贵的资源。
如何把生态人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古遗址“活”起来、“火”起来?这对三明来说是使命和责任的召唤。
将文化、文明与遗址保护、文旅开发利用深度融合,这是三明不断探索的新路径。
二十多年来,三明市持续加大对万寿岩遗址的保护力度,不断提升保护规格,委托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制完成《福建省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总体保护规划》,颁布实施《三明市万寿岩遗址保护条例》,建设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使得遗址所在地周边配套设施日益完善。
如今,万寿岩遗址被赋予了学术交流基地、文化旅游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功能,成为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城市名片。在这座远古家园中,新朋旧友一同聆听历史回响,一同汲取智慧力量,助推古老的万寿岩焕发新活力。
要守好中华文明的远古记忆,更要留住当代人的乡愁。
桂峰村位于尤溪县洋中镇,是福建省古建筑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蔡襄文化、理学文化、耕读文化是桂峰村的特色。近年来,桂峰村秉承“保护性开发、修旧如旧”等原则,最大程度还原保持传统古村落历史环境、建筑风貌、文化韵味,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文化和旅游的开发。桂峰村的华丽蝶变吸引了八方游客前来旅游打卡,桂峰村被列入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仅今年春节期间,桂峰村就接待游客达2.52万人次。
丰富厚重的客家文化,源源不断地吸引着海外客家人“回家”。为了让远离故乡的客家人,有一处安放乡愁、留住幸福美好记忆的精神高地。三明市因地制宜确定保护、传承、弘扬客家文化内容,挖掘客家文化中丰富的思想和内涵,通过开展寻根祭祖游、会议研讨、文化旅游等活动保护、展示客家文化。自1995年首届世界客属祭祖大典以来,宁化已经成功举办了28届祭祖大典,石壁客家祖地成为全世界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和拜祖圣地。2011年,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明市还在客家核心县的明溪、清流、宁化分别建设了客家综合非遗馆,在宁化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和客家祖地,设立木活字体验馆、木活字展示馆和中国印刷博物馆宁化分馆,让客家文化浸润民众心灵、留住乡愁记忆。
传统文化引领新风尚
参观朱子文化园景区、南溪书院、朱子文化苑……6月30日,来自“一带一路”国家农业文化遗产管理与保护研修班的莱索托、蒙古、缅甸等国的20名学员走进尤溪朱子文化园、桂峰古村落等地,沉浸式体验朱子文化魅力。
尤溪是朱熹诞育圣地,是福建省首个获得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命名的“千年古县”。“一带一路”国家农业文化遗产管理与保护研修班的来访,只是尤溪县强化朱子文化创新普及的一个缩影,三明闽学(朱子)文化遗产丰厚,“闽学四贤”中的杨时、罗从彦、朱熹都与三明渊源极深,在三明这片土地上闽学文化代代相传,延绵不息,每年都有全球各地的大量朱子文化爱好者前来慕名体验闽学文化。
为了让闽学文化更多、更好地走进千家万户、走入人们生活,三明市主动寻找历史文脉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先后开展了以朱子家礼、朱子家训、朱子家谱、朱子廉洁文化等为核心的闽学先贤专项文化遗产研究、挖掘与整理工作,通过举办朱子文化宣传周、朱子诞辰祭典、南溪书院学术奖等系列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下热点有机融合,开发以朱子文化遗迹为主轴的朝祭之旅、研学之旅,创作“朱子礼乐·儒风雅韵”大型情景剧,推出“朱子家宴”“朱子菌菇宴”,采取形式多样的文旅融合项目,把朱子文化融入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对外交流等领域,不断赋予朱子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传承表达形式。
活用传统建筑和民风民俗资源,千年古城泰宁巧用“绣花功夫”,推进“微改造”,对古城的进士巷、九举巷、红军街、江日彩故居等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进行修复,将古城保护与城市发展有机融合起来。建设了豆香上青馆、岭红酒馆、池潭80影视梦工厂等具有各乡镇特色的14个主题馆,采用认养方式以用促保。随着“一河两岸三桥”夜景提升、民主街片区仿古商业街改造等项目的实施,泰宁县陆续补足古城历史街区公共配套设施短板,城市风貌进一步提升,历史文化街区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展现出历史文化遗产的新精彩。
既要让遗产“活起来”,更要让遗产“传下去”。目前,三明市的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相继迎来了发展新契机。永安大腔戏、泰宁梅林戏、大田板灯龙、将乐竹纸制作技艺、宁化石壁客家祖地祭祖习俗等7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以来,全市共举办传承人培训班25期,代表性传承人带徒授艺增加400余人。通过形式多样的传承推广活动,逐年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使其成为引领时代文明的新风尚。
红色赋能激活新引擎
三明拥有“一区三地”红色资源,是中央苏区的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伟人革命的重要实践地。
在三明,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有多少英雄儿女血洒战场,就有多少处处可见的革命遗址和红色文物。目前,全市列入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达341处,总量位居全省第二;全市可移动革命文物2516件/套,数量位列全省第三;市政府先后公布两批红色文化遗址名录共计119处167个点,25个中央红军村;三明11个县(市、区)全部列入第一批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立足老区苏区优势,近年来,三明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协同合作,加强红色资源保护,红色文化挖掘,推进红色文物合理适度利用,创新发展路径,唱响“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品牌。
颁布实施全省首部红色遗址保护政府规章——《三明市红色文化遗址管理办法》,先后公布两批红色文化遗址名录,编制完成《三明市革命旧址保护利用规划》,在全国率先开展“中央红军村”命名保护工作,设立红色文化专项保护基金,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三明段)建设……一系列举措的实施,让红色文化焕发出新的发展活力。
为用好红色资源、革命文物这笔宝贵精神财富,三明市积极广泛开展红色三明故事宣讲、三明党史故事宣讲等活动,先后编印出版《三明红色文化读本》《风展红旗如画——走进中央苏区三明》等红色文化读物,创作情景交响音诗《风展红旗如画》等一系列红色文艺精品,让红色精神走进千家万户,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上海与三明底蕴相合、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传承着同根同源的革命精神。抓住沪明对口合作新机遇,三明市保护传承利用红色文化工作再启新程。两地先后联合举办了“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和“沪明情 向未来——上海、三明两地红色文化传承主题展”,联合拍摄了新闻纪录片《沪明往事》等。
6月13日至16日,沪明青少年红色文化研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分别在宁化、清流、明溪举行。实践基地的揭牌为教育引导沪明青少年自觉赓续红色血脉,实现红色文化育人化人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沪明对口合作机制不断走深走实,红色文化宣传交流领域成果日益丰富,合作之花正绽放出绚丽多姿的新时代光彩。(三明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睿 三元记者站 黄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