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无奇的一粥一饭,自古以来都是老百姓的生命线。如今,社会发展,物质丰富,吃不饱、穿不暖的艰难困苦在广大城乡之间已经随着精准扶贫的步伐逐渐消失,苦日子往往成了上年纪的老年人才有的遥远记忆。正因为如此,许多年轻人浪费粮食的现象还是比较常见。有关报道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需知,粮食的收成,总是来之不易,本该被好好爱惜,物尽其用。对待粮食浪费问题,我们要不断加强危机意识,坚决反对浪费行为。
回顾历史、审视时代,兴于勤俭,亡于奢靡。无论社会历史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发出的“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的殷殷告诫,以俭为荣、浪费为耻。
从古至今,粮食给予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有了不断发展的人类文明,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进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奉献毕生精力、直到老年还亲力亲为,常年奔赴田间地头,潜心培育出“杂交水稻”,才得以缓解了我国长期存在的粮食短缺问题。多年来我国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始终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从严管控各项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大力推行兴粮之策、惠农之道、利民之举。
我国的耕地面积仅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百分之七,目前耕地面积正逐年减少。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之下,我们更需要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人人争做爱惜粮食的行动派,争当“光盘行动”的倡导者、践行者和推动者,让节约粮食成为社会的文明风尚。
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在欢天喜地的节日氛围中,浪费粮食的现象更容易随时随地发生,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积极预防。要把节约粮食的文明风气带到城市和乡村四处,带到家里家外之间,带到亲朋团聚的餐桌上,让亲朋好友的相聚不只是共享节日的喜悦,同时传递节约粮食的心间美德。更要教育家家户户的青少年和儿童,让孩子们从小就养成节约爱惜的良好习惯,从小就懂得美好生活与优越物质条件的来之不易,让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代代相传。(厦门文明网 林钦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