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口袋公园”是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的重点民生工程,记者从泉州市相关部门获悉,截至目前,鲤城今年已建成明光园等5个口袋公园,为市民朋友增添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此外,还有3个口袋公园正在施工建设中,其他口袋公园也在推进预算招标等前期工作,即将动工建设。(11月9日福建日报)
“口袋公园”是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面积一般在400至10000平方米之间,因其小巧多样、环境友好等特点,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些年来,为了给广大群众打造更多的家门口“微幸福”,许多城市正结合城市改造更新项目,并充分考虑周边居民的需求,倾听民意,利用城区街边一个个不起眼的闲置地、废弃地、边角地,见缝插针地建起了“口袋公园”。而这些藏身于城市一角闹中取静的“口袋公园”,集绿化、美化、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不仅提升城市“颜值”,更提升城市“品质”和服务百姓功能等,无疑也提高了广大市民的“幸福指数”。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城市越发展,越要时时处处以百姓之心为心,以百姓需要为出发点。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是人民群众所追求的高品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前不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要求今年建设不少于1000个城市“口袋公园”,并要求充分考虑周边群众需求,增加活动场地,落实适老化和适儿化等。
推窗见绿,移步换景,小而美的“口袋公园”看起来虽小,但却为百姓家门口的“微幸福”不断加分。为把“口袋公园”建成精品、管成精品,真正打造成城市街头巷尾的“点睛之笔”、百姓的乐园,让更多的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充分享受这种“微幸福”,笔者建议:一是要在规划设计上多下功夫,尤其要结合城市建设改造需要和当地文化特色实际,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角度来考虑,从便民性的角度来设计,真正达到公园不仅要美观好看,更要实用耐用。二是要在日常维护管理上多下功夫,在不断推进绿化养护市场化的基础上,发挥当地居民力量,如组建口袋公园管理维护志愿队,推行“园长制”,制定奖惩规章,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同时,还可以鼓励热心市民认养口袋公园植物,管理健身器材,形成共管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为此,城市管理者要开展持续的宣传教育,引导市民主动去珍爱这些为城市带来生机的“口袋公园”,让这些街头巷尾的“口袋公园”真正成为百姓家门口的幸福乐园。(泉州文明网 刘纯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