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善小而不为,一滴水,也能映出四海五洲。搭把手,搭上一把手,人生旅途一起走……”眼下流行的献给志愿者的歌《搭把手》,道出志愿服务友爱互助的质朴真情。“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这广为流传的话语,折射出志愿服务蔚然成风的社会文明新风尚。而志愿服务更是一代又一代接力传承下来的文明传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笔财富。
青年志愿垦荒队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要发端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北京市石景山区西黄乡乡长兼团支部书记杨华等5名青年,向北京团市委递交倡议书,组成了60人的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随即,胸怀报国之志的全国各地几十万热血青年纷纷跟进,向荒山、荒地、荒滩进军,为解决当时的种粮难题,而奉献激情与青春。这是早期的一支志愿服务队。
而1963年全面开始的全国学雷锋活动,则把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进一步推进。志愿服务与学雷锋活动紧密结合,用雷锋精神的价值导向,引领志愿服务向前发展。雷锋精神成为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思想内核。2018年开始试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又为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新载体、赋予了新使命。
数十年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中华大地开花结果,志愿服务事业生机勃勃。在活动赛事现场,在救灾防疫前沿,在文明社会建设一线……志愿者们用微笑、热情和汗水,传承中华文化厚德仁爱、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彰显理想信念、爱心善意、奉献担当。
新时代的志愿服务日益呈现专业化、精准化。如,科技志愿者、文艺志愿者、医疗志愿者、环保志愿者……他们各有专业所长,不只是简单地“伸出手”,而是“术业有专攻”。从而让志愿服务的效果得到更好发挥,让受援助者的愿望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志愿服务是给予与获取的双赢互动。志愿服务给予过程中,志愿者不仅自身心灵获得快乐,还能在活动中开阔眼界,提高能力,提升修为,收获成长。志愿服务是“温暖人间的是不美风景”,志愿者精神已熔铸于时代脉动。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志愿服务也是这样。(沙县区委文明办 沙县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