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地方巡礼> 三明> 宁化县
宁化县:创城工作步履不停 “三抓三促”助城乡品质提升
http://wmf.fjsen.com 2022-08-08 16:43:12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兰楚文

文明风8月8日讯 炎炎夏日,热浪袭人。交通劝导、路面修复、环境整治……文明城市创建如火如荼,劲头不减。

今年以来,宁化县持续深化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抓宣传促参与,抓重点找突破,抓督查求长效,固“底子”抓“面子”强“里子”,持续改善城乡环境秩序,提升城市文明指数。

建筑围挡上设置公益广告

抓公益宣传,促氛围提升

固态宣传换新衣,文明城市再添新风景。宁化县扩大公益广告设置覆盖面,侧重自主设计,体现当地特色文化及与周边环境相融。及时更换老旧破损公益广告,主次干道、公园广场、公交站点、公共场馆及乡镇街道等地按要求增设公益广告,截至8月,全县城区新增创城公益广告720余幅,乡镇主街道240余幅,精神文明创建宣传120余处,景观小品5个。在城区38辆公交车车厢内布设“清静车厢”“文明出行”公益广告760幅,引导市民文明有序乘车。发挥媒体宣传优势,普及创城知识,县融媒体中心、文明宁化微信公众号等刊播、推送创城工作动态130余期。各级文明单位志愿者进社区、进公园广场、进学校周边等地向过往群众发放《三明市公共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市民文明手册等宣传资料,同时,通过开展文明交通整治、文明行为劝导等活动,提升市民文明意识,引导市民主动参与到文明县城创建中来,提升市民创城知晓率和满意度。

县交警大队对驾乘机动车不戴头盔行为进行劝导

抓重点整治,促难点突破

“请靠边停一下,戴好头盔,安全出行。”伴随着一声哨响,摩托车主停靠路边,在交警的劝导下戴上头盔才重新出发。

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县公安交警大队加大力度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在城区各大路口和红绿灯路口对行人横穿马路、驾乘机动车不戴头盔、无牌无证、超载等显见性违法行为进行劝导教育和查处,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今年以来劝导行人3000余人次,查处摩托车不戴头盔5700余起,涉牌涉证7600余起,货车超载380余起,曝光显见性交通违法行为12期。同时,针对城区载客三轮车乱停乱放、阻塞交通、非法营运这一城市交通“顽疾”,宁化县通过宣传引导、政府回收、就业保障等举措疏堵结合,开展“三轮车”专项整治,截至6月底,647 辆城区载客三轮车实现回收全覆盖,城区载客三轮车非法上路行驶、非法载客的现象已基本肃清,道路交通秩序明显好转。

“以前这条巷子路面坑坑洼洼,一下雨大家骑车经过都溅起一身泥,现在好了,不仅路面重新铺了石板,结实美观,还进行立面改造,每天回家都是高高兴兴的。”居住在小溪边的居民王阿姨谈起家门口的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近年来,宁化县结合创城,立足民生,大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和社区综合治理,策划实施了7个老旧小区片区改造项目,总投资2.29亿元,涉及18653户。翠江镇、城郊镇、城南镇等主城区乡镇联合城管、城市建设公司、交警等职能部门和各网格责任单位,进社区常态化开展小区集中整治,背街小巷改造、小区设施修复、智慧停车场建设、居住环境整治……一系列的举措,让老旧小区变得更精致,让市民生活变得更舒适。

抓常态督查,促整改落实

“连冈小学出入口货车乱停放,堵塞公共通道,烦请交警大队帮忙解决”“收到,立即派人前往处理”在宁化县文明创建工作群内,教育局发出的“随手拍”问题得到快速解决。

宁化县创城督查工作出新招,充分运用新媒介,在“智慧创城APP”、融媒体平台和工作群搭起问题处理新桥梁,网格单位干部职工化身“督查员”,创城问题“随手拍”,问题整改“马上办”,实现了测评点督查效率和整改落实速度“双提升”。截至8月,通过“智慧创城APP”、融媒体“曝光台”和文明创建工作群“随手拍”督查解决的各类问题达1081件。

同时,实行县领导定期调研,创城办“一周一通报”常态化督查机制,针对创城实地测评点存在的难题,县文明委领导靠前指挥,深入测评点现场办公,落实整改。县创城办以测评点综合督查和专项督查相结合,每两周组织一次综合督查,每周组织一次专项督查,列出整改责任清单,并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督促各创城责任单位对照测评标准,逐一整改反馈。7月以来,开展创城现场调研4次,制作融媒体创城曝光台3期,问题督查通报4期,通报、整改问题1300余件。

文明城市是一个综合荣誉,是金字招牌。但争创牌子不是目的,宁化县以文明县城创建为载体,始终坚持补短板、办实事、惠民生、促发展,逐步化解百姓生活痛点,打通城市管理堵点,消除社会治理难点,促进城乡建设品质提升,打造宜居宜业的城乡环境,创建成果用于民、惠于民,市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宁化县委文明办 李玉琴)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