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1月10日讯一座城市,因为文明而更加美丽,它的魅力,不仅来自于街市繁华、耀眼霓虹,更彰显在每一位市民言行举止的文明程度,心灵深处的文明素养。
什么时候我们会觉得一座城市有了温度?是一次温柔的对话,是一次礼让的关怀,是一次举手之劳的帮扶,还是人人都表达出来的善意……总有一个瞬间,总有一个举动,让感动注入心扉,在心中泛起涟漪,从而温暖了我们对这座城市的记忆。
细微之处显文明
63岁的赵阿姨已经退休10多年了,闲暇时常出门运动,生活节奏也随之慢了许多,这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身边的细节。谈及山城的变化,她不假思索地表示,如今的居住环境舒心了许多,“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人们过马路会遵守交通规则,有垃圾也不会乱扔,城市的环境变好了,处处营造出文明城市的氛围。”
生活离不开文明,文明让生活更幸福。当我们讲文明的时候,其实是在讲人与人相处时的一些细小的言行举止。而这些细小的言行举止是培养出来的,跟读多少书、有多少财富没有关系,文明修养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住在列东双园新村的林秀明,天气好的时候都会推着婴儿车,带着孙子出门散步透气,虽说选择的都是平坦易行的路面,但难免会遇上台阶。“带着小孩推着车很不方便,有时候到推不上去的地方,大家看到就会帮我忙。”林秀明说,“每当自己束手无策的时候,身边总有好心人前来帮忙。”
文明的环境不单靠一群人就能创建,而是需要城市里的每一位市民发自内心地认可,自觉地将文明习惯表现在行动上,从而营造出文明的社会风气,让身处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温馨和美好。
项女士是小吃店的老板,曾经在外地务工,如今回到三明创业已有三年的时间。对比在外的日子,她说:“之前在其他地方,有时一个烂桌子放在外面都会被人拿走,但是在三明,随便什么东西放在户外,都不会丢失,让人很放心。”
其实,生活中的细微处皆有文明的存在。在公共场合不喧哗,创造和谐宁静的环境是文明;外出就餐、在家用餐不浪费,树立爱粮、节粮的观念是文明;不乱闯马路,过马路时遵守交通规则是文明,等等。
小小行动暖人心
中国素来以文明之邦著称,在古代,不管是达官贵族、文人墨客,还是平民百姓,都讲文明礼仪。直到现在,这个传统依旧未改变。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人可以滔滔不绝地谈文明礼仪。这不仅取决于教育环境,更多的是身边人的言传身教,比如父母。
“夏天,我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小女孩吐了,她妈妈蹲在车厢地板上一点一点擦干净。”这一幕让90后的陈梦瑶印象深刻。她说,这体现了全国文明城市市民该有的文明素质,这位妈妈用自身行动告诉孩子如何做一个讲文明的人,言传身教,给孩子做了榜样。
在倡导绿色出行的年代,除了公交,就是共享单车最得民心。因为便捷,街头巷尾遍布了各式共享单车,一排排整齐有序的单车排列在街边,为市民提供了不少的方便。使用中,难免有人在取车或者还车的时候没停稳,导致一整排的单车倒地,家住下洋的小吴便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辆一辆把单车扶起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自己要耽误好长时间。当看到路过的人停下脚步帮忙一起扶起单车,我内心感动不已。”她说。以后别人碰到这种情况,她也一定会出一份力。
“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文明礼仪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外在表现。如果一个人举止粗鲁,就很令人厌烦。如果一个人行为得体,就算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也会为他人提供便利,让人暖心许多。
城市环境的整洁,离不开环卫工人的辛勤工作。他们时刻在清扫自己管理的路段,带着清扫工具走街串巷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钟松凤是一名保洁员,负责市青少年宫附近的保洁工作。他说,时常遇到对自己的工作很体恤的市民,有的女孩子,手头上有纸张会主动送到他手中的垃圾桶里,“叔叔你等一下,我把这个放你的垃圾桶里面。”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他倍感温暖。
一个微笑添和善
若说文明是歌,微笑便是五线谱上跳动的节奏;若说文明是诗,微笑便是诗歌里优美的韵律;若说文明是画,微笑便是丹青中亮丽的颜色。人的情绪是极具感染力的,真心的微笑 ,能拉近人与人的距离,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一个简单的微笑瞬间能够消除陌生。
在三明学院,学生进出宿舍楼要刷脸才能够开门,为防止门被关上还需有人用手拉着。“下课回来的时候,人很多。每当这时候,第一个到门口的同学就会帮忙撑着门,让别人先过,等大家都经过了,自己才走。”小薛说,“这是宿舍楼下最常见的一幕。而且大家都会微笑着对帮忙撑门的同学说声谢谢。我觉得这个非常有爱,也让我觉得很温暖。”
微笑,是文明最好的诠释,也是愉悦、幸福的表达方式,它浸润着一座城市的文明气韵,衡量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度,彰显着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有时候一个小小的微笑就会使事情发生变化,就像一个小小的细节能够决定成败。文明细节虽小,却关乎城市形象,在新年的时光里,不断养成微笑习惯,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和谐温馨。(三明市委文明办三明日报曹珂 吴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