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e观文明
让孩子们在“自然教育”中健康成长
http://wmf.fjsen.com 2021-11-15 17:16:11 付彪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兰楚文

进入11月中旬,广州天气晴好,记者从各大机构和景区了解到,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学生集体出游进入高峰,周末亲子游也持续火爆。特别是“双减”之后,家长和学生将目光投向大自然和社会学堂,劳动及自然教育、红色研学、体育及非遗等纷纷成为新的题材。(11月14日《广州日报》)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中小学生课外时间得到释放,研学游、亲子游成为热点。有数据显示,今年暑期研学游人数同比增长超650%,亲子游订单中研学类产品订单占比近七成;今年国庆假期中,43.3%的游客选择和家人出行,亲近自然和亲子研学的比例分别为37.2%、19.8%,均较去年有一定增长。让孩子更多亲近自然,有利于孩子成长。

大自然的魅力无穷,“自然教育”给人的启示也是无限的。一位教育专家坦言,学校是大课堂,户外也是大课堂,孩子们要读山读水读大自然,很多知识都来自于大自然,但孩子们现在离自然越来越远,如何把自然教育和学科教育结合起来,将课本内容和现实结合起来,将孩子们学的知识活化,让更多知识融会贯通,这对孩子的全面成长非常有益。

让孩子从小接受“自然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良好品质,能让孩子从各种生态体验和实践活动中学到许多平常学不到的知识。现实生活中,不少孩子分不清韭菜和麦苗,甚至不知道花生长在地里,这都是脱离自然、缺少必要的实践活动造成的。正因此,农耕秋收类研学产品成为很多家长和学生的首选。

让孩子从小接受“自然教育”,可以拓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新内涵。当下,就近选择市中心的景区、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成为周末亲子游的好去处;很多高年级学生则前往远郊景区,感知自然、体悟劳动、陶冶情操;红色资源与研学旅行相融合的主题内容也成为学生出游的主流选择,因为这些场景远远比书本教会他们的更生动。

让孩子们在“自然教育”中成长,需要开发更多元化的新产品、新题材。比如,有的研发了“农业丰收体验”产品,根据小学课文《落花生》设计了了解花生构造和种植、采摘、淘洗、晾晒等环节;有的研发了“沉浸式体验性”红色研学产品,将写生采风实践融入党史学习教育。正是凭借丰富的形式和积极的教育意义,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喜爱。

今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研学旅游,开发集文化体验、科技创新、知识普及、娱乐休闲、亲子互动于一体的新型研学旅游产品。“双减”之后,我们更应注重挖掘劳动及自然教育、红色研学、体育及非遗的潜力,更应充分认识到大自然巨大的教育力,多让我们的孩子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大自然的教育价值不比课堂教育逊色,甚至比课堂教育的价值还要广泛、持久、悠远。(福州文明办 付彪)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