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下午,南通崇川学校三年级的616名小学生来到位于通州区金沙街道金北村的“碧双创”综合种植基地,开展走进稻田科普研学活动,体验农民伯伯秋季丰收的喜悦。(11月5日《江海晚报》)
“农民伯伯太不容易了,又要给庄稼施肥,又要洒药,培育了180多天才能收割。”这是孩子们发出的感慨。让学生们走向田野,体验农耕生活,感受农耕文化,是对孩子珍惜粮食、节约粮食最好的实践教育。
田野是最好的“实践教育课堂”,通过亲身体验农耕生活,感受农耕文化,不仅能够培养孩子尊重劳动意识,而且能让节约粮食、珍惜粮食的“种子”从小深深根植于孩子的内心深处。唐代诗人李绅写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艰辛不易。这首诗孩子们都能朗朗上口,但要真正体悟其中的内涵,仅仅是字面上的教育显然不够。现在不要说城市孩子,即便农村孩子,许多对种地的辛苦也非常陌生,根本不知道一粒粮食是怎么种出来的。不亲身体验种地辛苦,又怎能真正体味“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怎样的一种辛苦?
进一步而言,让孩子走进田野,也是学校开展农耕文化教育的有效形式。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然而也要看到,在工业化冲击下,尤其是受全球化浪潮中西方不良文化的影响,农耕文化面临着被淡化、断化的威胁。正因此,通过“走进田野”等有效农耕文化教育形式,让孩子亲身体验、感受农耕文化,对于保护、传承农耕文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农耕文化不能被我们淡化,更不能在保护和传承中被断化,对孩子的农耕文化教育必须加强,要作为学校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孩子走向田野接受农耕文化教育办法有很多,学校可以选择距离学校最近的农村,或者选择学校周边荒地,或者直接在学校开辟一个地方,专门用于学生农耕文化教育,并将种田列入中小学美育教育课程表,使其成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让学生亲身体验农民种田辛苦,了解一粒粮食的成长过程,有多么来之不易。在这种直观、深刻的农耕文化体验教育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会变得具体而鲜活,相较于空洞说教,这种社会实践教育显然更能让孩子“感同身受”。(莆田文明网 孙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