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这家老店铺 百年来它靠诚信立于世
http://wmf.fjsen.com 2019-07-31 15:52:11 来源:文明风

林银椿老人正在认真挑选金银首饰 林永清 摄

文明风7月31日讯 早在明末清初,漳州便有了从事金银首饰加工及买卖的店家,到了清代光绪年间,马平街一带(今延安南路中段),集中了近30家经营金银首饰的店铺,彼时,人们用“半条马坪街,尽是金银铺”形容当时的繁华。

时过境迁,今天延安南路的金银店铺已不多见,人们也难寻昔日传统的金银首饰加工。然而,在延安南路中段还有一家金鳯祥珠宝金行,店里头依然可以看见一件件早期用于首饰加工的工具,工具上那些斑驳的印记,似乎见证了漳州金银首饰行业百年的芳华。

这家店的前身是“祥隆金银”首饰加工店,百年前,漳州老匠人林谦忠创办了这家店,在百年的激烈市场竞争中,他们靠的不仅是自己独特的手艺,更是靠诚信让店铺立于世。

“半条马坪街,尽是金银铺”

清末民初,老匠人林谦忠在如今的延安南路中段创办的“祥隆金银”首饰加工店,因其手艺独特、技艺精湛,加工的金银首饰深受人们者的喜爱,远近乡邻每逢嫁娶,都会到店里光顾。

林银椿是林谦忠的儿子,已经97岁的他,耳朵有些不好使了,孙子林宏昌在一旁转达着记者的问题,1987年出生的林宏昌,如今已是金凤祥的第四代传人。

“那时候以银饰品居多,黄金还是比较少。”林银椿老人说着,便跟我们提起了漳州金银首饰业曾经的盛况。

清朝中叶到民国初期,大量的“番银”逐渐成为漳州经济活动中的结算货币,渐渐地影响了漳州当地的风俗。当时漳州的女子要是出嫁了,嫁妆用的箱子四角要放置银元“压箱底”,有的用银元“滚床”,寓意招财进宝;有的用银元焊成“八卦”“七连贯”银链给小孩佩戴,用来驱邪、祈福;还有用银元煮水给小孩喝,用以“压惊”。不仅如此,“番银”还被打制成头饰、纽扣等饰品。

“番银”的流行带动了漳州金银首饰行业的兴起,许多金银首饰加工的老师傅便开起了店铺,“那时候这条街上有好多金银店铺,包括崇瑞、东盛、广兴、胜川、长盛、庆记、庆昌等等!”

林银椿老人说,最繁华的时候,漳州城区共有29家金银首饰店铺,而仅马平街一带就有27家,一时间,便有了“半条马坪街,尽是金银铺”的美誉。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