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宣讲
文明风9月6日讯 在立足现实、尊重传统、着眼未来的基础上,晋江市把移风易俗定位为“保良俗,破陋俗,改旧俗,树新俗”,旗帜鲜明地喊出“帮百姓省钱,替群众省事,为社会省心”的口号,按照“盯紧两头、伸出两手、迈开两脚”的思路,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并把专项治理丧俗、遏制炫富比阔作为今年的重点。
一是抓好示范带动,削弱负面能量。把践行移风易俗的党规政纪纳入“两学一做”专题,出台操办规范,开展支部讨论;把村规民约遵守情况列为人大代表述职和政协委员评议内容,全面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把企业家作为重点人群,组织工商联和异地商会进行移风易俗培训,在千企大会上发出倡议书,要求做到“不炫耀、不任性、不低俗”;把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纳入文明先进评选规程,举办“引领文明,淳厚民风”活动,各类文明先进单位普遍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8月24日,两办印发《领导干部出席慈善捐赠仪式管理规定》,以婚嫁喜庆场合为平台举办捐赠仪式,不仅要考量捐赠者的公益贡献,还要把宴席上限控制在30桌以内。
二是深化群众自治,落实公共法治。在村居自治方面,结合村级组织换届全面开展新一轮村规民约修订工作,建立红白理事会等监督、执行机构,引导村居重点解决“抓小放大、以捐代管、执行不力”等三大问题,在村规民约中全面体现和细化治丧“最长5天、倡导3天”和喜庆“不炫耀嫁妆、不比阔斗富”等民俗基本要求,纠正“只要捐款、就可特殊”的错误导向,把红白理事会、老人会的领导权紧紧掌握在党组织手中。目前,全市村居全部拥有移风易俗村规民约,约有8成完成“一约”修订、建立“四会”组织。努力使移风易俗摆脱“情与理”的困局,进入“法”的维度,是我市新一轮移风易俗的工作方向。今年来,围绕丧俗专项治理,我市在深入开展法律法规、社风民俗和丧俗市场“三项调研”的基础上,相继出台市区核心区“禁止殡仪礼炮车通行”、“严禁违规搭棚路边办丧”和《晋江市殡丧管理规定》等3份规范性文件,《民间游散艺人管理规定》正在进行合法性审查。这一系列政策和规范,对深化移风易俗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目前,殡仪礼炮车在市区已经绝迹,扰民现象基本根除;4月底5月初,文明办、行政执法局、交警大队、市场监管局和相关镇街联手开展声势浩大的“路边丧、路边宴”专项整治,严肃教育违规事主、严厉处罚搭棚服务提供商,取得了很大成效;民政局和各镇、街道从管控“派冰棺”、“出灵车”这两个核心环节入手,把提供殡葬服务与推动丧俗改革挂起勾来,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丧葬陋俗影响最深的深沪镇已经全面实现“治丧不过五”。
三是广泛发动群众,扶持民生设施。在宣传教育方面,既抓“全面”又抓“重点”,不断壮大移风易俗“统一战线”。组织近300人的宣讲团,由镇街宣委带队讲授“一村一课”,共组织宣讲逾400场、听众近6万人。与此同时,采取举办企业文化沙龙、发布手机动画短片、开办“家风书场”、发放视频资料等方式,面向企业家、年轻人和村级老年大学开展宣传;针对宗教和民间信仰人士这个特殊群体,市民宗局动员道教协会会长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组织宗教协会联名发出《助力移风易俗倡议书》,签订《自律承诺书》,承诺“不为超期出殡和违法治丧行为举办宗教仪式、提供民俗服务”。市民政局牵头研究村级治丧场所建设扶持办法,拟在符合规划和环保要求的基础上,对利用闲置库房、厂房和其他空间改造建设的区域性、共享型公益治丧场所,给予资金扶持,市委还将此列入2018年基层党建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