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陂”石碑
詹惠告老还乡后,虽在漳浦县城居住,但时刻关心祖居地父老乡亲的疾苦,当他了解到当地农民因经常闹旱灾“十冬三收”而生活贫困,就深入调查研究,寻找解决抗旱保收的办法。他查明当地易闹旱灾的原因是山陡海近,山上植被稀少、岩石裸露、田地水土冲刷、土壤沙质过多、晴天水分易渗透挥发,“山无涵养水源之植被,坑无集雨蓄水之湖泊”。
民谚说:“一场中雨闹洪灾,几天无雨火烧眉。”针对如此恶劣的自然条件,有些父老建议在田底用三合灰土夯实以达防漏节水的目的,但詹惠认为“为子孙谋幸福,人品重于财富;为农田谋水利,开源重于节流”。于是,他决定用筑陂积水的办法防治旱灾,经与老农一同考察灶山周围地势,最后确定在灶山东面坑谷出口处筑一大蓄水坝,截坑谷之水,并在坝下开十几里长引水渠,工料由詹惠负责。建成后,雨天雨水及山泉积聚陂中,晴天即可引水灌田。
此外,为涵养泉源,詹惠又邀请灶山周围数十村的士绅、族长公议灶山封山育林的公约,分片包干养护。几年后,灶山植被茂密,郁郁葱葱,涵蓄泉源的能力大大提高,达到既培源又节流,晴天旱天抗旱能力不断提升,受益遍及附近十几个村庄,使五百亩以上的易旱田变为旱涝保收田。
他这一善举被各姓父老乡亲称颂,此陂被称为“御史陂”或“詹厝陂”。陂名石牌至今仍保留在深土镇示埔村老人协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