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僧妙语智言“任真超迈”
http://wmf.fjsen.com 2018-07-16 10:23:07 林怡 来源:东南网

东南网7月1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怡)福州的灵山秀水,古刹名寺,使有福之州呈万般空灵之气象,化育出众多的高僧通人。

赵朴初先生曾为武夷山天心禅寺题句说:“千言与万语,不如喝茶去。”“喝茶去”体现的正是“众生平等”“自然是道”的禅宗智慧,它平和、宽容、本真、鲜活,这也正是闽中历代高僧智慧和气度的集中体现。这种平和恢宏的气度,千百年来涵化提升着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精气神。

名寺多高僧。由于王审知(862年—925年)父子的提倡,福州成为禅宗重镇。慧能法徒较早入闽者,今可考的有南岳怀让(677年—744年)和青原行思(?—740年)两支。南岳怀让的高足马祖道一(四川广汉人)于天宝年间入闽,在建阳传法,是至今为止有据可考的慧能南禅传入福建的开端。道一的高足有福州人百丈怀海(720年—814年)和智常法师。

百丈怀海俗姓王,福州长乐人,他对我国禅宗的创造性贡献在于他制定了百丈清规,即《禅门规式》,对僧人的日常生活和职责作了详细明确的规定,如坚持众生平等,大小和尚不分高下,同住僧堂,同睡长连床;不设佛殿,唯树法堂;提倡集体耕作的劳动制度,力主自食其力,反对不劳而获。“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就是他的传世名言。

他在80多岁高龄之年还亲自耕作,弟子们怕他过于辛苦,就把他的劳动工具藏了起来,他找不到工具,坚决不吃饭,说:“我怎么可以让别人为我劳动,坐等待食呢?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句话传遍全国,对佛教界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这不但体现了怀海对劳动的尊重,而且反映了他对生命价值的精到认识:生命的价值体现在自觉的“付出”之中,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怀海在未出家的幼年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悟性。传说他幼时随母亲到寺庙拜佛,指着佛像问:“这是什么?”母亲说:“这是佛。”他说:“原来佛的模样和人没有两样,我长大后也要做佛。”充分体现了他高度自觉的主体意识。

他后来住持江西百丈山时,福清人希运成了他的高足。一天,怀海对弟子们说:“佛法不是小事。我过去被马祖大师大喝一声,以至耳聋三天。”在座的希运听了非常惊讶,不由自主地伸长了舌头。怀海就问他:“你以后莫非要继承马祖的衣钵吗?”希运说:“不。今天因您的教诲,我才知道马祖大师的机巧,但我还没有识透马祖大师。我如果做了马祖大师的法嗣,就会后继无人了。”怀海听了赞许道:“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在他看来,个体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非常重要,他反对偶像崇拜,提倡突破、超越先师,认为优秀的弟子不能只会固守继承师法,应该敢于超越自己的老师,有所创新和突破。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