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新一轮消费升级,近两年,各种设计美轮美奂的实体书店似乎又纷纷兴起。它们当中,有些成为游客们打卡必去的景点,有些成为公众号和朋友圈的“网红”。然而装修的华丽转型,真的能够带来实体书店的复兴吗?(12月4日 《解放日报》)
最近,位于北师大附近的“盛世情”书店面临清退引发了关注,作为一家位于大学附近的学术型书店,“盛世情”的遭遇并非特例。近一年来,人民大学校园内的“静闲斋”、北京大学校内的“野草书店”和“博雅堂书店”都面临相似的困境。虽然国家有扶持实体书店的政策,实体书店生存的大环境也有所好转,但一些投入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的小型人文、社科类书店依然步履维艰。
而另一边,在全国各大城市,一股“最美书店”风潮正在兴起。这些书店奉行“设计拯救书店”之道,店面布置时尚精致,内部装修美轮美奂,主打的是生活品位、都市风情。通过精细化经营管理,打造适应时代风潮的消费体验,这些外表华丽的“花样书店”,似乎也找到了一条实体书店的复兴之路。
在人类文明史中,书籍承担的重任以及书籍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已经毋庸赘言。人们对于实体书店,总是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即使它门店很小,也承载着深厚的人文情怀。但现实状况是运营成本持续上涨,网络销售围追堵截。单靠书籍的销售,已经很难支撑实体书店的运营。这样的背景之下,依靠匠心独具的设计思维,营造开放自然的阅读体验,扩展与书籍相关的文化业务,也就成了“最美书店”的经营思路。
“最美书店”看似风潮轰轰烈烈,然而,每一家“最美书店”的光鲜背后,依然是挣扎在生存线上的残酷事实。所以,纯粹的设计并非实体书店的救命稻草,各家书店都在绞尽脑汁,探寻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有的用精准的定位、选书和服务吸引真正的同道中人;有的借鉴国外模式,从产品设计、策划运营到创意包装整套打包,引入多家文化合作方,摊薄运营成本;有的则强调核心理念,挑选各种概念主题,提供差异化、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借鉴零售业的经验,重视商业模式和空间体验,在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基础上,更将触角伸及文化生活的各个角落。“最美书店”的发展方向,不仅有充满魅力的形象设计,更是包罗万象的文化平台。
城市的文明版图不能缺少实体书店这一道亮丽的风景。随着书店经营理念的进步,经营者们开始重视视觉效应、空间感知、消费心理等概念的运用,懂得了如何利用硬件提升书店品味。无论是朴素纯粹的传统店面,还是精致华美的创意空间,最核心的要义是要把书卖出去,让文化流转。实体书店最值得依仗的,始终是读者人群的扩大、阅读习惯的培养。如果书店经营者们都能专注于此,培育更多爱书之人,那么我们离理想中纯粹的实体书店的回归,也就不远了。
责任编辑: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