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着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为此,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绿色发展提升到了“五大发展理念”的高度,以改革的姿态回应了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义。实践证明,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民声的期盼。只有守住绿水青山,才能赢得富裕文明。
守住绿水青山,要树立全新的发展观和价值观。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源。因此,生态问题本质是发展问题。毋庸讳言,曾经一段时间,一些地方把发展局限于单纯的经济发展,忽略了生态文明建设,这样的发展观可能带来暂时的经济繁荣,但相应地会带来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所造成的破坏往往是不可修复的,最终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认识高度、推进力度、实践深度前所未有,不仅明确提出要深刻吸取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换取经济一时高速发展的教训,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确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新观念,而且实行最严密的法治,五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制定修改的法律就有十几部之多,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守住绿水青山,还要打牢正确的财富观和民生观。全面小康需要追求财富,提升经济发展实力。但没有好的生活环境,即使经济收入增加了,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也会大打折扣。某种意义上,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财富和最好的品牌;也可以说,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广泛凝聚生态保护共识,聚合生态保护“洪荒之力”,将环境保护督察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抓手,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的要求,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力的问责力度,坚定不移地治理生态环境,努力推动环境资源成为科学发展资源、可持续发展资源,让生态优势转为经济优势,使生态资源成为产业转型、财富增长的源泉,让绿色发展释放更多的“生态红利”。
生态兴则文明兴。遍数古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四大文明古国,无一不发源于水量丰沛、森林茂密、田野肥沃、生态良好的地区。反过来讲,生态危机是人类文明的最大威胁,什么时候生态被牺牲掉了,生态危机出现了,文明危机也就不远了。十八大以来,由于从全面深化改革的角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法治力度,更加盯紧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执行,有效推动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形成了上下互动、统筹推进的良好局面,由此带来的是绿色发展理念逐渐变成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成就面前仍需增强危机感,因为生态的破坏不是一日之事,生态的保护也非一日之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这就要求我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拿出切实可行的行动和举措,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以绿色发展撬动增长、引领转型,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互利共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创新出彩,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责任编辑: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