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三六年至一七七一年西班牙铸造的银币
东南网5月9日讯(福建日报廖大珂)15世纪末之后,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迎来了第一波全球化浪潮。1565年,西班牙大帆船“圣巴布洛”号由菲律宾宿务岛驶往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拉开了大帆船贸易的序幕。到1815年,最后一艘大帆船“麦哲伦”号开出阿卡普尔科,驶向菲律宾,大帆船贸易持续了250年,其历时之长是世界历史上少见的。
跨越太平洋的大帆船贸易航路,使中国与拉丁美洲建立起前所未有的经济文化交流关系,新旧两个大陆天各一方的时代从此结束。大帆船贸易航路实际上是以漳州月港为起点,“马尼拉大帆船”严格说来就是运输中国货的大帆船。
福建—菲律宾—墨西哥
大帆船贸易航路的开辟
福建与菲律宾在地理上接近,仅一水之隔,双方的海上交通较为便利,当时从马尼拉到泉州航行需要一周时间。在西班牙人到来之前,福建与菲律宾的海上贸易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明史·吕宋传》记载:“先是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者至数万人,往往久居不返,至长子孙。”他们运去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中国手工业品,贩回菲律宾的黄金和蜂蜡等物品。
1565年西班牙人在菲律宾建立殖民统治后,由于菲律宾与西属美洲距离遥远,本土又十分贫瘠,“既无香料,又无金银”,生产力低下,连日常生活用品都缺乏,根本满足不了殖民者的基本生活需要。西班牙船长卡里翁曾说,“在这些岛上不可能有任何利益可想,除了有可能打开同中国或其他岛屿的贸易联系”。
为了在菲律宾立足,维持殖民统治,西班牙人积极招徕中国商人到马尼拉贸易,依靠中国商人供应从生活用品到武器军火的所需一切,并从中获取财政收入和利益。同时,隆庆元年(1567年)明政府在漳州月港开放海禁,也刺激了福建商人前往菲律宾贸易。1574年,西班牙总督拉末沙礼示向西王报告:“中国人每年不断地增加他们的贸易,带来许多货物供应我们。”当时月港是明朝唯一合法的海上贸易始发港,来菲的中国商船都是从这里启航,月港也因此成为“海舶鳞集,商贾咸聚”的国际贸易大港,驰名中外。
然而,当时菲律宾除了少量肉桂可供出口,别无他产,而西班牙殖民者所能输出的货物,“没有一样不是中国所已经具备的”,不得不用白银购买中国商船载来的货物。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物美价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好的销路和很强的竞争力,而西属拉丁美洲产银丰富,白银在中国有较高的购买力,以白银购买福建商船运来的中国商品利润丰厚,因此西班牙人认为开展大帆船贸易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有效途径。
据菲律宾总督摩加在1609年的报告,西班牙人对中国的贸易很感兴趣,因为他们回程可获利10倍。于是,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形成了以漳州月港为起点,马尼拉为中点,阿卡普尔科为终点的福建—菲律宾—墨西哥的大帆船贸易航路。
丝绸、瓷器,墨西哥银元
新旧大陆的殷切需求
根据美国学者舒尔茨的估计,每年从漳州月港来到马尼拉的正常船数从20艘到60艘不等。所谓“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主要是把福建漳、泉商人运到马尼拉的丝绸、瓷器等中国商品,由西班牙商船载运往墨西哥进行贸易,然后运回墨西哥银元购买中国商品,从而赚取高额利润。
通过大帆船贸易,大量的中国商品被转运到阿卡普尔科,再转销到墨西哥内地和其他拉美地区,甚至转销欧洲市场。正如舒尔茨指出:福建商船运到马尼拉的丝绸和瓷器,奠定了大帆船贸易的真正基础;实际上,“中国一直是大帆船所载货物的主要来源,对新西班牙(即墨西哥)的人民来说,大帆船就是中国船,而马尼拉不过是中国与墨西哥之间的转运站,作为大帆船贸易最重要商品的中国丝货,都以它为集散地而横渡太平洋。在墨西哥的西班牙人,当无拘束地谈及菲律宾的时候,有如谈及中华帝国的一省那样。就马尼拉方面说,每年航经中国海到达的中国商船,着实是他们繁荣的基础”。
从马尼拉开往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除少数年份外,都可以称之为“丝船”,因为船中载运的货物中,中国的生丝和丝织品一直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每艘船仅丝织品至少有10万匹,多的可达40万匹。直至18世纪末,在墨西哥的进口总值中,中国丝绸等商品就占了63%。中国丝绸等纺织品在拉丁美洲受到热烈欢迎。
拉美人也为中国精美的瓷器所倾倒。中国瓷器不仅是拉美人日常生活的用品,而且成了观赏的艺术珍品,甚至成为墨西哥贵族衡量财富和文化修养的标志。在墨西哥和利马等地,许多人把中国瓷器当作装饰品摆设在客厅和餐厅里。中国瓷器的输入带动中国制瓷技术在拉美的传播,促成墨西哥等国陶瓷业的兴起,许多地区竞相仿制中国瓷器。如墨西哥的普埃布拉城,17世纪上半叶只有40多名陶工仿造中国瓷器,到1793年那里已有46家制瓷工场,成为美洲著名的制瓷中心。
在大帆船贸易中,西班牙人用以购买中国商品的主要是墨西哥银元。大帆船从马尼拉装载的是以丝绸为主的中国商品,而返程载回的是美洲的白银,因此从墨西哥运往菲律宾的白银数额巨大。拉美白银的大量流入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明清两代对商品主要支付手段白银的殷切需求。
在明末清初,西班牙银元已在闽广一带广泛流通,到18世纪末则已通行于江浙等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并一度成为中国通行的货币。它的大量输入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直接推动了中国由使用银两到使用银元的币制改革,对商品经济的扩大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番薯、花生、玉米、马铃薯
美洲作物经福建传播中国
由于福建—菲律宾—墨西哥“大帆船贸易”航线的开辟,许多拉丁美洲的农作物品种,沿着这一条航线先传到菲律宾群岛,然后又由福建商人传入福建,乃至全国。其重要者有——
番薯,先传到菲律宾,在当地广为栽种,因而为到彼贸易的福建商人所熟知,在明末把它引入福建种植,“初种于漳郡,渐及泉州,渐及莆田,近则长乐、福清皆种之”。后来,番薯从福建传入江浙,广泛种植,接着在其他地区也推广开了。
花生,又名落花生,最早在福建种植。明万历《仙居县志》载:“落花生原出福建,近得其种植之。”到了清代,全国各地普遍种植。
玉米,约在16世纪后期传入福建。其后,玉米从福建传入长江流域,又遍及全国,渐渐成为劳动人民的主粮之一。
烟草,明万历年间由菲律宾传入福建,到了清代,烟草种植便在全国传播开来。
马铃薯,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的《松溪县志》记载,“马铃薯,菜依树生,掘取之,形有大小,略如铃子,色黑而圆,味苦甘”。马铃薯是耐瘠耐寒的作物,适宜于其他粮食作物不易生长的高寒地区,有益于福建山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美洲农作物传入福建,然后又传到全国各地,使福建和中国的农业生产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作物的引进为中国提供了粮食生产的新品种,改变了中国人的食物构成。上述拉美作物的输入和推广,标志中国农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意义和影响都是十分深远,因此被称为中国的“第二次粮食生产革命”。
马尼拉华人,墨西哥城唐人街
利马天空升腾“龙”形烟火
根据中外文献记载,大约16世纪末和17世纪前半期,即我国明清之际,已有一些中国商人、工匠、水手、仆役等沿着大帆船贸易航路,到墨西哥和秘鲁侨居经商或做工。由于他们是从月港经由马尼拉辗转而来,因而被称为“马尼拉华人”,其中绝大多数为福建籍移民。
据估计,从16世纪末至17世纪中叶,移居拉丁美洲的马尼拉华人有五六千人。据记载,早在16世纪,墨西哥城和阿卡普尔科就已出现了“唐人街”或“唐人城”。
移居拉丁美洲的马尼拉华人把中国文化带入那里,促进了中拉文化交流,也促进了拉丁美洲文明的发展,影响着当地的生活习俗与风尚,包括房屋建筑、家具陈设、室内装饰、饮食起居、游艺玩耍、节日娱乐等,都不同程度带有中国传统的风格与特色。
如中国的烟花制造技术就是通过马尼拉华人传入美洲。当时秘鲁利马的炮仗和烟火制造业十分发达,燃放烟花的活动很普遍。在节日庆典上,当空中突然呈现出“七头蛇(龙)”烟火时,激起市民的一片欢呼,表明中国传统的龙的形象已升腾在拉丁美洲的天空。
大帆船贸易航路的形成,其意义远不止是传统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和拓展,还在于它作为近代意义的跨越洲际的远程贸易,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将新旧大陆联系在一起,漳州月港作为大帆船贸易航路的起点,为世界全球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作者为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教授)
责任编辑:康金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