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昙石村将倡导勤俭节约,不攀比“做半旦”写入村规民约
文明风12月16日讯 近年来,闽侯县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农村幸福家园”等建设目标,把移风易俗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农村社会普遍存在的铺张浪费、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红白喜事、比阔斗富等不良风气为整治重点,采取四大举措把移风易俗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努力培育节俭养德、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尚。
一、以村规民约破陋习,转变群众观念
加强村规民约建设,深化移风易俗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农村地区长期存在的一些陋习弊端,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把群众的问题交给群众自己解决。闽侯县积极引导村民主动参与讨论和制定村规民约,自觉遵守和维护村规民约,把推进移风易俗变成群众自觉行动。
在闽侯农村地区,“做半旦”这一习俗曾经盛行一时。“做半旦”当天,家家户户摆酒席,请客人来大吃大喝,认为谁家客人多,谁越有面子。“做半旦”造成了大量的铺张浪费,助长人们攀比心理,又易引发交通混乱、聚众赌博、打架斗殴等问题。针对这一陋习,闽侯县以村规民约作为抓手,发动村民进行讨论后取得共识,把厉行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不搞封建迷信活动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进行修订,着力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目前全县291个行政村全部修订了村规民约,并将村规民约分发到户进行全面宣传。同时村两委会干部向村民承诺带头遵守村规民约,反对铺张浪费,将精力更多地投入生产和公益事业,取得了良好成效。如今“做半旦”时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现象基本上已经销声匿迹。
二、以家风家训树新风,弘扬优良传统
培育良好的家风可以有力带动民风、社风的好转。闽侯县以家风家训建设为切入点,把培育良好家风工作根植于群众日常生活中,大力弘扬家庭美德。通过开展家风家训征集、家教故事比赛、家风教育进校园等活动,着力倡导文明生活理念,引导群众发扬勤俭、友善、诚信等传统美德,以良好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闽侯县小箬乡福田村地处偏僻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一些村民对村两委干部有不同意见,村里许多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当地政府在调研中了解到该村以“杨”姓为主,蕴藏着鲜为人知的人文矿脉,即以汉代著名廉吏杨震“清白传家”族训为主要内容的“四知文化”,便以此为重点,把传承家族历史的“四知文化”作为家规家风,在村里建设“四知”文化广场,着力培养村民“诚、敬、廉”意识和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如今的福田村民风大变,打牌赌博的少了,在广场上看书、听戏、弹琴、跳舞的多了,村民更团结了,村里更和谐稳定了。
弘博工艺公司十周年庆典上,董事长林礼渠夫妇把庆典节省下的100万元捐赠给闽侯县贫困户
三、以乡贤能人为榜样,引领价值取向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在推进移风易俗活动中,闽侯县十分注重培育新乡贤,发挥乡贤能人在农村社会中的价值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促进发展等作用,引导乡贤、优秀企业家当好公益事业的热心人,主动参与扶贫、助困、助学、助医等公益活动,引领社会价值取向。
在乡贤、优秀企业家的带头下,以往盛行的比阔斗富之风如今已被做慈善、做公益所代替。近年来,闽侯县各民营企业家、私营业主积极参与“百千万心连心爱心帮扶”、“金秋关怀助学”、“慈善一日捐”等各类社会公益活动,累计捐款超过500万元。今年11月,民营企业家、弘博工艺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礼渠在公司开展十周年庆典活动时,一改往年的大宴宾客、明星助兴,别出心裁地举行了一场“精准扶贫·慈善捐赠”仪式,将省下来的100万元全部捐赠给困难群众。
古庙新风—闽侯县侯官城隍庙举行书画笔会迎庆典
四、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倡导文明生活
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能够引导群众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闽侯县通过广泛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一乡一特、一村一品”评选及展演、“文艺下乡”、“百村千场”文化惠民演出、读书月、书画笔会等活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健康文明的民俗活动和文化活动,树立文明新风,形成了良好风气。
闽侯县上街镇侯官村有一座千年历史的城隍庙。往年城隍庙举行庆典纪念活动,总要花费大笔的钱烧香放鞭炮,活动结束后除了满地的碎屑什么都没有留下来。今年庆典纪念活动前夕,镇政府和侯官村负责人商量后一致决定,用一场典雅的书画笔会取代往年的烧香放鞭炮。活动邀请市县知名书画家为当地村民题诗作画,吸引了当地众多村民和书画爱好者前来观赏。城隍庙庆典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来取代以往铺张浪费的迷信活动,成为了全县移风易俗的一个典型。(中共闽侯县委文明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