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昙石村将倡导勤俭节约,不攀比“做半旦”写入村规民约 文明风12月16日讯 近年来,闽侯县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农村幸福家园”等建设目标,把移风易俗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以农村社会普遍存在的铺张浪费、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红白喜事、比阔斗富等不良风气为整治重点,采取四大举措把移风易俗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努力培育节俭养德、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尚。 一、以村规民约破陋习,转变群众观念 加强村规民约建设,深化移风易俗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于农村地区长期存在的一些陋习弊端,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把群众的问题交给群众自己解决。闽侯县积极引导村民主动参与讨论和制定村规民约,自觉遵守和维护村规民约,把推进移风易俗变成群众自觉行动。 在闽侯农村地区,“做半旦”这一习俗曾经盛行一时。“做半旦”当天,家家户户摆酒席,请客人来大吃大喝,认为谁家客人多,谁越有面子。“做半旦”造成了大量的铺张浪费,助长人们攀比心理,又易引发交通混乱、聚众赌博、打架斗殴等问题。针对这一陋习,闽侯县以村规民约作为抓手,发动村民进行讨论后取得共识,把厉行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不搞封建迷信活动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进行修订,着力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目前全县291个行政村全部修订了村规民约,并将村规民约分发到户进行全面宣传。同时村两委会干部向村民承诺带头遵守村规民约,反对铺张浪费,将精力更多地投入生产和公益事业,取得了良好成效。如今“做半旦”时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现象基本上已经销声匿迹。 二、以家风家训树新风,弘扬优良传统 培育良好的家风可以有力带动民风、社风的好转。闽侯县以家风家训建设为切入点,把培育良好家风工作根植于群众日常生活中,大力弘扬家庭美德。通过开展家风家训征集、家教故事比赛、家风教育进校园等活动,着力倡导文明生活理念,引导群众发扬勤俭、友善、诚信等传统美德,以良好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闽侯县小箬乡福田村地处偏僻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一些村民对村两委干部有不同意见,村里许多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当地政府在调研中了解到该村以“杨”姓为主,蕴藏着鲜为人知的人文矿脉,即以汉代著名廉吏杨震“清白传家”族训为主要内容的“四知文化”,便以此为重点,把传承家族历史的“四知文化”作为家规家风,在村里建设“四知”文化广场,着力培养村民“诚、敬、廉”意识和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如今的福田村民风大变,打牌赌博的少了,在广场上看书、听戏、弹琴、跳舞的多了,村民更团结了,村里更和谐稳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