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街头,有一道风景持续了已经15年。每天清晨和傍晚的高峰运营时段,无论刮风下雨,9000余名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公共文明引导员活跃在北京市2300多个重点公交、地铁站台,进行文明引导服务。15年来,已服务乘客总量达880亿人次,日均服务1000多万人次。他们以平凡的行动浸润了北京的文明风气,树立了社会文明风尚。(中国文明网头条报道)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幕,只要有人在街道的十字路口对过往车辆与行人加以引导,交通秩序就会立刻得到改进。另一个同样耐人寻味的现象是,十字路口的红灯亮起之后,第一个正好赶上的步行者或者是骑车人如果能够静静地等候红灯,那么,随后而至的步行者或者是骑车人,也往往能够收敛一闯而过的念头,而停下自己的疾速的车轮或匆匆的脚步。
不容否定的是,在上述两个画面中,我们也都会看到无动于衷依旧是一闯而过的步行者或者是骑车人,但是,其整体社会效益还是有目共睹的。退一万步说,这样的引导,只要能够让一个市民遵守秩序或规则,那就起到了应有的作用。而事实上,北京市所开展的文明引导,不仅创建了城市良好的公共秩序,还延伸了更深层次的社会功能。如今,放眼北京市区,无论是交通路口、枢纽场站,还是体育赛场、演出场所,文明守序已蔚然成风。如此显著的成就,足以证明,文明引导,为文明创建树立了标杆。
文明引导的贡献就在于,文明引导员,不仅自身对秩序与规则身体力行,更在于,他们对于即将出现的或者是已经露出苗头的破坏规则或扰乱秩序的行为,予以及时的制止。而我们都清楚的是,在公众场合,扰乱秩序或者是破坏规则的行为一旦出现而没有得到及时的制止,那么,就会像推倒多米诺骨牌那样,引发难以想象的不良局面甚至是严重后果。而文明引导员的出现,就为整个城市的秩序与规则,确立了牢固的第一张“骨牌”,由此,遵守规则与操持秩序,就会渐渐成为所有市民出行的常态。这一种常态所产生的文明效益,并不仅仅体现促进良好的公共秩序,而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提升整座城市的文明素养,都具有莫大的促进作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北京市组建文明引导队伍的创举,为我们的文明创建树立的标杆。每一座城市,都可以因地制宜,开展类似的文明引导活动。当然,无论我们如何操作,都必须要求所有的文明引导员恪守本心并富有耐心。因为,文明引导可以是一时之兴,而提升整座城市的文明素养,却必然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之后方能水到渠成。(欧阳一青)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10-17莆田开展“文明行车 安全达人”挑战百日无违章活动
- 2016-10-17漳州市文明办召开未成年人“公共生活好习惯”活动推进会
- 2016-10-14晋安区举办倡导“八不”行为规范曝光不文明行为——“随手拍”有奖征集活动
- 2016-10-14三明梅列区举办“好家风好家训”故事会点赞文明
- 2016-10-14邵武市举办推行“八不”行为规范 争做文明公民活动启动仪式
- 2016-10-13荔城区开展“治超”专项行动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