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让全世界聚焦杭州,而让众多远方客人颇感意外的是,这座历史悠久、风光迷人的现代化城市,在城市文明建设上有着春风化雨般的温情,凭着“礼让斑马线”的独特风景,让城市文明变得更加柔软,让“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理念悄然落地、走进人心。
不是亲身体验恐怕都不会相信这是事实,在城市交通日益成为世界性难题的当下,杭州却以十年磨一剑的耐力和魅力,打造一张全新的城市名片。一位上海网友发贴称,“真的是车让人,感觉好神奇。”
外地来客当然会觉得好奇,因为“车让人”这种本来应该的事,却成了现实中的奢望,现实的城市交通拥堵,更是加剧了行人与车辆之间的冲突与矛盾。虽然“礼让三先”是古老传统,但往往只存在于人们的道德理想中,也正是因为现实的“冷遇”,才越发让人更加期待这种“礼遇”成为生活的常态。外地人一定由初来乍到的“好奇”转而变成对这一文明现象的“神奇”之叹,既而会带着别样的眼睛来打量这座别具一格的城市。这时,行走在城市里,内心一定充满了柔软的力量,并带有无比温暖的亲切。
这种亲切之感会使宾至如归,更会使市民油然而生城市主人的自豪感。这种满满的正能量,就来自于平平常常的出行之中。这就是城市文明的魅力,就是城市文明被百姓感知后带来的正向效应。虽然“文明礼让”新风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借助了G20峰会的东风,但我们都心知肚明,形成这种百姓自觉而为之的公众形象更非一朝一昔所能成,需要决策者树立长远目标,具备从长计议的长线思维,更需要长期以来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和引导。不难设想,当下忙碌于城市各个行业、各个角落的市民,十年前就亲身感受过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处处皆是“文明礼让”的氛围,如今身体力行起来又有何难呢?
形成文明新风,当然需要来自内心的感化,需要来自人的内在自觉。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若要形成硬性的文明风尚,除了以教育为主的“软”力量,还需要以执法为主的“硬”措施,两相配合,文明之风才能形成自觉与不自觉的自然状态。事实表明,杭州针对“文明礼让”的执法是严厉的,通过硬措施迫使人们被动远离长期以来形成的交通陋习,让下意识的不文明行为成为有意识的遵循,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
不论是通过树典型弘扬正能量,还是通过严打击制约不文明,若要修成正果,必须持之以恒。三分热度树不起一座城市的新地标,十年磨一剑才能亮出一座城市的新名片。细心的游客发现,这里不仅车让人,而且红绿灯也是与人齐眉,抬眼即见,不需要东张西望去寻找。这样贴心的设计,细微之处彰显“文明礼让”的精神。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能仅看高大上的形象工程如何辉煌,还要看生活其中,是否处处皆能感知以人为本的理念。其实,对于百姓来说,以人为本的城市文明才有意义,那也一定是充满温情的、柔软的。(冯德利)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9-01永安市夯实文明社区创建基础 提升居民幸福感
- 2016-09-01三明:为文明点赞,为三明点赞 提升三明文明软实力
- 2016-09-01三明大田“三结合”机制运作 不断提升城市文明工作水平
- 2016-08-31福州市闽清县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县城联席会议
- 2016-08-31福州市闽清县召开创建省级文明县城联席会议
- 2016-08-31三明市文明社区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永安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