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8月30日讯(福建日报 黄燕红)厦门市大同中学的文化墙和校史馆,展示着当年名师“闽南三杰”(许鸿图的口才,苏眇公的文笔,谢投八的国画)等图文资料。其中的辛亥革命志士苏眇公,当年在厦门新闻界冲锋陷阵,传奇事迹惊天动地。他撰写的《厦门报界变迁概述》,不失为囊括详细、评价中肯的重要史料。
苏眇公(1888年—1943年),原名苏维祯,又名苏郁文,龙海市港尾镇格林村人。袁世凯称帝时,眇公奉命归国,任《江声报》编辑,并在该报撰文,配以插图展现一狝猿急爬树端的丑态,标明“中国皇帝宝座”,以生动尖锐的方式猛烈抨击袁世凯,因此被逮捕入狱受酷刑,由于没有及时得到救治,导致左眼失明,时年仅28岁。
眉清目秀的白面书生,就此成了独具慧眼的畸人,眇公却仍然勇往直前、气概不减,“我诚无所怖,乐此犹弗疲”,顺势自号“眇公”,声振八闽,几乎完全替代了原名和“小阮”等别号笔名。
对国家安危时刻挂怀的眇公,为人为文是一以贯之的酣畅淋漓。他以笔为枪为炮,指点江山,激浊扬清。任《厦声报》总编辑,他联合《民钟》等报斥责军阀张毅的暴政。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他在《厦声报》刊登蒋经国指责其父的信件,报纸被查封、他被迫辞职,从此绝缘了意气风发的新闻界。
穷困之至,眇公一度登报广告,卖文鬻字贴补生计。他诗学龚自珍而得其神韵,卓尔不群、刚健奇崛,书法深受何子贞影响,坦荡不羁、高标脱俗,闽南一带誉称“眇公笔”。蓝蔚先生在《苏眇公卖文鬻字》中曰:“民国初元,在福州主《群报》笔政,谠议直言,洛阳纸贵。八闽人士,以获交先生为荣……苏文佳,字佳,而诗尤佳。”
此后,眇公转战教育界,受聘于厦门中学、集美学校、大同中学等校,因抗战爆发随大同中学内迁海澄,再迁南靖。当国文教员十余年间,他选材大胆,雅趣十足,常以爱国名篇激励学生,讲课时每每座为之满,哄然叫妙。
眇公与知音邱韵香的风雅往来,颇值一提。邱韵香,当年集“台湾淑女”“漳浦美女”“海沧医女”“厦门奇女”“闽南才女”等美誉于一身,她手书《赠苏眇公》当中一句“文雅道衰无烈士,而今又见苏子瞻”,把眇公看作当世的苏东坡,景仰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8-30中央文明办调研督导组点赞社区书院 向全国推广厦门文明创建经验
- 2016-08-29晋江市召开文明委主任扩大会
- 2016-08-29清流县注重发挥文明社区创建三项功能
- 2016-08-29建瓯市迪口镇举办首届“最巧厨娘”大赛展示乡村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