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往事:百年祠堂黄氏小宗见证中美文化交流
【黄氏小宗】
黄氏小宗是同安石浔黄氏迁居鼓浪屿上的一个支系祠堂,建于19世纪上半叶,是鼓浪屿现存最早的闽南传统木构院落式民居之一。建筑为一进院落,原建筑南侧建有护厝。现在的黄氏小宗位于市场路66号,占地200多平方米,目前只剩下院门和正房。院门为砖木结构,条石门框上方镶嵌“黄氏小宗”石匾。正房三开间,闽南传统红砖厝式样,屋顶为高起翘的燕尾脊屋顶,铺红色板瓦。
修缮完备的黄氏小宗。
1842年雅裨理和传教士甘明医生租住的民房。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邬秀君 黄晓波)今天的鼓浪屿往事,就从岛上一座百年的祠堂说起。
推开业已腐朽的木门,门轴因为衰老而发出的咯吱声,像断断续续的老人的咳嗽。最终,门开迎访客,一座面积并不大,古朴整洁的院落,呈现在眼前。这是坐落在鼓浪屿市场路66号的一座闽南风格的建筑,在四周林立高楼的包围下,她显得如此矮小,也显得如此与众不同。和高耸洋房的时尚、年轻相比,她就像年事已高、身材萎缩的老太太,常年静静地坐在自己的竹椅之上,静静地在那里,凝视着周围的一切,仿佛已被世人遗忘。
这是一座被人称为“黄氏小宗”的闽南建筑,作为鼓浪屿石浔黄氏曾经的宗祠,她却有着和其他家庙宗祠的不寻常之处。这个不寻常,并不在于祠堂之上悬挂的,曾经的大总统黎元洪所题的牌匾,也并非在于她在鼓浪屿之上,因所经年岁而尊享的德高望重。事实上,这座看似悠久又很普通的宗祠院落,承载着另一番重要的历史意义。在百年前,因为一个美国牧师的到来,开启了中美文化交流的一页,而那位美国牧师来到厦门的第一站便是鼓浪屿,他所落脚和居住的地点便是这座并不宏伟的黄氏宗祠。
注:文中资料采访自鼓浪屿申遗办文史研究者,并与鼓浪屿申遗文本、《鼓浪屿文史资料》等多部文献相对照印证。
责任编辑:康金山 |
相关新闻
- 2016-07-28将乐通过国家生态县考核 生态文明建设再上台阶
- 2016-07-28武平县委文明办践行“两学一做”助力文明创建工作
- 2016-07-28永安市“微公交”成为城市文明的新靓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