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鹤苹一生有剧作家、文化管理者、志书研究专家三种身份,但三种身份都精彩。图为他的理论成果《闽剧史稿》。
意外结缘:从闽剧门外汉成专业编剧
“我是苏州人,虽然10岁就到福州生活,但是真正接触闽剧很少,对于闽剧剧本创作的了解更是为零。”谈起如何与闽剧结缘,徐老直爽的性格一下子就被勾起,那个虽然艰辛但苦中作乐的时代记忆,在他手舞足蹈地描述下,犹如一笔笔鲜活的画卷在脑海中翻过,分外清晰。
他说,他与闽剧结缘纯属“阴差阳错”,当年硬是以一星期有五个晚上看戏、一看就是几年的频率,“听”成了闽剧专家。他说,看到“好戏”会兴奋,看到“坏戏”也兴奋。
他回忆, 1960年他从福州五中毕业。先天视力不好的他未能参加高考。但却因成绩优异,学校让他留校当辅导员。随后,他便参加了市里组织的师资培训。而接下来等待着他的,是一次人生的重大转折。
培训结束后,同班的都陆陆续续被调走了,他和剩下的几个人在焦急的等待中收到一个通知:到福州市文化局工作。“我起初还以为,要到剧场、电影院去收门票。心想:这辈子不会就这样了吧?”徐老说。
那时候市文化局在福州孔庙,有天,人事科长把他们带到小会议室。当时的艺术科科长告诉大家:根据市文化局指示,要培养年轻的闽剧编剧家。
“我大炮性格,很直爽,第一个举手发言。”徐老笑到:“我在会上问到:我是苏州人,从来没看过闽剧,我不知道以后会遇到什么困难,也不知会出现什么问题。”
想不到,这一“发问”让徐鹤苹在文化局出了名。三天后,他被局长叫到办公室谈话。局长说,闽剧是500万福州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不要七想八想,要好好学习。“就这样我与闽剧的缘分就正式开始了。”徐老笑到。
他说,反正在那个时代,他们什么苦都能吃,什么活都是先干再说。为了迅速步入闽剧编写的正轨,他按照单位的安排,从零开始,循序渐进地接触闽剧。首先从1960年到1964年单位给他安排了编剧班培训。“都是邀请福建文化圈数一数二的名人给我们上课。”徐老介绍到,文化课方面请来了严复之子、师大教授严叔夏,师大教授黄骏霖,福建省文史馆专家杨湘衍;闽剧课方面,请来了著名闽剧剧作家陈启肃、林舒谦、陈怡亮,表演艺术家郑奕奏、著名导演晋响亭等。
“除了白天上课,我们晚上可没闲着,天天看戏,一个星期有五个晚上在看戏,那时看戏看到舞台敲敲打打我照样都能睡着。”徐老说。从第一天报到开始,他就每晚都到剧场去。那时福州闽剧剧场很多,而且跟居民区靠的都很近,什么南华剧场、天华剧场、光荣剧场等30多家剧场在短期时间内,都被他“光顾”过。那时一场戏都要近三个小时,听戏结束他还要开会,与同事一起讨论——戏好不好、怎么不好、怎么样才能让它更好。他直言,听戏下来三个小时本来就累,开完讨论会常常凌晨2点多;要是遇到在台江的天华剧场演出,他还得花一个多小时走回三坊七巷的家里。
“但也有收获。那时,遇到两种戏会兴奋:好戏和坏戏。”徐老笑到。就这样,凭借了白天上课,晚上“听”戏,自己琢磨加集体讨论的办法,在不断学习和批判中,几年“魔鬼训练”下来,他对闽剧的审美水平大幅提高。他在写听戏总结时写到:福州现存闽剧好戏极少,坏戏也极少,大多数都是说不上好又偏偏存在的。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7-25全省气象系统召开2016年度文明创建工作会议
- 2016-07-25福州市文明办领导到闽清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 2016-07-25三明市委文明办主任张建林调研沙县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