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凤城镇扎实推进“五古丰登”示范点创建
http://wmf.fjsen.com 2016-07-13 11:13:10 来源:文明风

安溪文庙举行“拜孔圣授红蛋”仪式(刘伯怡 摄)

文明风7月12日讯(通讯员林钦固 吴远景)近日,省委文明办公布首批20个“五古丰登”活动省级示范点名单,安溪县凤城镇名列其中。为拓展宣传文化阵地,发掘文化遗产资源,传承乡贤文化,安溪县委文明办、凤城镇推荐安溪文庙为“五古丰登”示范点创建的主要阵地,持续创新丰富内涵,扎实推进示范点创建。

安溪文庙,亦称孔庙,始建于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安溪文庙集古建筑综合艺术之大成,为江南现存同类物中最完整的古建筑艺术群,素有“安溪文庙冠八闽”、“秀甲东南”之誉。申报创建省级“五古丰登”示范点以来,凤城镇本着“传承传统文化,弘扬闽南精神”理念,联合县博物馆在安溪文庙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使之成为留存文化记忆、展现城市文明、增进侨台交流的好场所。

保护文庙,守护“精神家园”

在安溪人眼里,安溪文庙绝不仅仅是一座宫庙、一座建筑,更是世世代代安溪人的精神家园。不论走多远,不管走多久,泮池两端“蛟腾起凤”的门楼、那一面红色的照壁、大成殿环环相扣的莲花如意斗拱,都早已镌刻在安溪人心里。

根据史料记载,自始建至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近900年间,文庙历经重建、重修、增建达30多次。其中,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殿宇因兵乱被毁,重修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文庙再毁于倭寇。清初,安溪文庙用了相当长的时间和人力物力进行重建和维修。乾隆二十年(1755年),文庙又经过较大规模的维修。

新中国成立后,文庙的日常保护和维修工作没有止步。1982年和1986年,省政府两次拨款对棂星门、戟门、东西庑廊、大成殿等按原貌修新。1992年,侨胞李陆大和陈培植捐资,对整座文庙进行全面维修,并在崇圣殿后面重建教谕衙。近年来,安溪县又加大对文庙的保护修复力度。2012年至2014年,全县共争取文物保护维修资金1000多万元,其中仅安溪文庙修缮工程经费就达600多万元。

根据2015年12月省委文明办下发的《福建省实施“五古丰登”行动计划方案》,凤城镇将安溪文庙作为“五古丰登”活动省级示范点主要阵地,今年将进行新一轮的修缮保护工作。“整个保护修缮工作将坚持原貌完整、功能完备、修旧如旧的原则,确保其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和功能延续性。”安溪县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

古为今用,让文化资源“活”起来

沿着安溪文庙上了青苔的红砖墙,摸着历经风雨的石雕、红漆大门。看着东西庑廊上陈列的现代书画作品展,听着“小讲解员”稚嫩的讲解,你能感受到这座千年文庙正“活”起来。近几年来,安溪县立足于安溪文庙这一阵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把文庙变成宣传宣讲工作点、文化文明展示点、爱国爱乡教育点和侨台文化交流点。

这几年,每逢开学,安溪文庙都会举行“拜孔圣?授红蛋”和“开笔破蒙”活动,在庄严的千年文庙中,在寓教于乐的仪式中,学子们吸收勤学苦读、尊师孝亲、崇德立志、仁爱处世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安溪文庙不但传承文化传统,而且海纳百川,包容各种文化。在这里,曾展出“气韵生动——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当代艺术与传统文化在此碰撞,古今并存,古今兼容;在这里,举办第三期“清溪雅集”活动——文庙茶会,参加者在千年文庙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中,在品味安溪铁观音独特神韵的同时,观赏一部完整、生动的安溪茶瓷史;整、生动的安溪茶瓷史;在这里,传统文化与文学交辉。“猴票之父”黄永玉长篇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八年》首发式暨插画展系列活动在此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画家、评论家、诗人齐聚安溪追寻黄永玉先生在文庙求学的记忆,研讨这一独特的文学现象;在这里,茶乡文化艺术工作者与各地书法、画画、摄影、雕塑界名人同台展示,交流学习提高。

安溪县委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创建省级“五古丰登”活动示范点后,将继续开展各项活动。包括拜孔祈福、开笔破蒙、茶乡小导游、诵读经典、现场笔会、美丽安溪图片系列展和凤山讲坛活动,预计年吸引5万多人次前来参观参与活动。通过活动开展,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古为今用,相谐相行。(安溪县委文明办 供稿)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