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素有三山之别称,所谓三山,指的是城内的于山、乌山和屏山。其中于山因位于市区中心地带,交通便利,更显醒目。传说战国时期“于越”氏的一支曾在此居住,因此得名。于山整个形状犹如一只巨大的鳌,因此山上有许多以“鳌”为名称的景点,如揽鳌亭、倚鳌轩、步鳌坡等等。它的海拔不高,最高峰鳌峰顶海拔也仅有58.6米,与那些名山大川相比,它仅是一个小山坡而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于山在福州的历史上曾有过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也成为一处名胜。当然,自古名胜多楹联,于山也不例外。现将于山的一些佳联予以介绍,以共品之。
岘山遗爱追羊子;滁郡流风并醉翁。
这是于山戚公祠上的一副对联。明嘉靖年间,福建沿海各地屡遭倭寇侵袭,百姓生灵涂炭。浙江参将戚继光两度出兵福建抗倭,使福建沿海再不受侵扰。当他班师回浙江时,当地士绅在于山平远台设宴送行,并刻石记录他的功绩。戚公祠前有一块巨石,上有题刻“醉石”二字,据说是戚继光酒后在此散步,酒力难支,便卧在此巨石上休息,竟然进入梦乡。上联中所说的羊子,即晋朝大臣羊祜。据《晋书·羊祜传》记载,他曾镇守襄阳十余年,政绩突出,当地百姓在岘山为他立碑建庙,以表彰他的善政。联中以羊祜来比喻戚继光在福建建立的卓越功勋。下联醉翁指北宋欧阳修。他曾任安徽滁州太守,修筑了醉翁亭,并创作出千古名篇《醉翁亭记》。
戚公祠还有一联,是民国时北洋军阀吴佩孚撰写的,联云:
雪国耻在四百年前公不愧曰武;
绍兵法于十三篇后吾曾读其书。
据记载,这副对联是1923年吴佩孚五十大寿时,福州有人向他征求联语,于是他便撰写此联并差人专程送到福州。这副对联上下对仗工整,用词精当,颂扬了戚继光抗倭的伟业。上联中的“武”意为戚继光死后被皇帝谥为“武毅”;下联的“十三篇”指戚继光像孙子著述兵书13篇一样,也著有《练兵实纪》等兵书。
此外,戚公祠原祠还有一联,是近代人郭兆昌所撰:
功德在民百世祀可也所望一灵不灭;
城郭犹是四方来观者免教再过为墟。
这副对联上联是对戚继光的夸奖,而下联“免教再过为墟”之句,指的是戚公祠为明朝建筑,历史上曾几度兴废,屡毁屡建,因此说希望不要再次成为废墟了。
于山顶上原有观音阁,阁内存有清乾隆皇帝的一块御碑,记载了观音从古代印度引进中国之后由男变为女的经过。在这观音阁上有一副对联:
菩提会菩提具大神通忽现千般千眼;
自在观自在是真佛力总有慈念慈悲。
然而遗憾的是这观音阁如今已不可考。
史书记载在于山上还有一副对联,这副对联究竟在哪里,笔者曾多次登于山寻觅,终不可得。此联曰:
丹青山外寺;红白雨中花。
这副对联文字虽简练浅显,但颇有文采,读来饶有趣味。
在于山上还有一联写得也不错,值得品味:
百花得地春常在;乔木参天日不骄。
这副对联用词准确贴切,描写优美精当,但此类联语似乎与于山风景区联系不够紧密,用在哪一座公园或是花圃中均可,缺乏地域文化特色,因而不能算是上乘之作。
责任编辑:康金山 |
- 2016-05-31泉州市委文明办领导到泉港区慰问困难美德少年
- 2016-05-31湖里街道“五到位”加强塘边市容综合整治 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 2016-05-31鼓楼区召开5月份文明城市建设测评工作部署会
- 2016-05-31永安市文明创建新亮点 “步出健康群”徒友数百人
- 2016-05-31文明创建暗访团分赴厦6区捕捉不文明镜头:绿地被占用 店招有点乱
- 2016-05-31让文明播洒在园区每个角落